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2页
一、意识形态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第12-14页
    (一)意识形态理论与意识形态安全第12-13页
        1、意识形态的内涵第12页
        2、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概述第12-13页
    (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第13-14页
        1、意识形态是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重要领域第13页
        2、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第13-14页
二、关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及重要意义第14-21页
    (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发展的历史过程第14-18页
        1、毛泽东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初步探索第14-15页
        2、邓小平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第15-16页
        3、江泽民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和创新第16页
        4、胡锦涛继续深化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第16-17页
        5、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论述第17-18页
    (二)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意义第18-21页
        1、意识形态安全关乎着国家政权的稳定第18-19页
        2、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到经济建设的成败第19页
        3、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关键保证第19-21页
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21-27页
    (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诸多挑战第21-24页
        1、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第21-23页
        2、国内各种因素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第23-24页
    (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第24-27页
        1、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为我国意识形态提供了国际话语权第25页
        2、中国经济的崛起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利契机第25页
        3、互联网的发展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创造了广阔平台第25-27页
四、新形势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方略第27-35页
    (一)充分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第27-29页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与宣传第27-28页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第28页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和引导高校建设第28-29页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第29-31页
        1、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第29-30页
        2、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第30页
        3、做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第30-31页
    (三)“高压反腐”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第31-32页
        1、“高压反腐”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效应第31页
        2、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第31-32页
    (四)坚守互联网作为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第32-35页
        1、加强“互联网+”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第32-33页
        2、“互联网+”时代推进社会各方面参与政协民主监督的思考第33页
        3、加强党和政府对互联网的建设和监督管理第33-35页
结束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话语与大学生作文质量的关系
下一篇:广告语言中模糊现象的语用功能研究--基于英语杂志中广告的语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