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部分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对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颈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12-26页 |
·前言 | 第12页 |
·文献回顾与立题依据 | 第12-1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19页 |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15-17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7-18页 |
·股骨颈骨组织形态学 | 第18-19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结果 | 第19-22页 |
·股骨颈骨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9-21页 |
·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生物力学测定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6页 |
·去势大鼠制造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的讨论 | 第22-23页 |
·骨质疏松骨折防治方法的探讨 | 第23-24页 |
·BMP 研究、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VEGF、OPG、 RANKL 基因在 BMP 应用于去势实验二鼠股骨颈局部骨组织中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26-37页 |
·前言 | 第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33页 |
·主要设备及试剂 | 第26-28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BMP 的植入 | 第28-29页 |
·RT-PCR | 第29-3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3页 |
·结果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VEGF | 第34页 |
·OPG/RANKL/RANK 系统 | 第34-35页 |
·BMP 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第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诊治现状 | 第37-41页 |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骨组织微结构变化 | 第37-38页 |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 | 第38页 |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 | 第38-40页 |
·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5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