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6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6-28页 |
·服毒方式、就诊时间、洗胃时间、呕吐时间及次数与预后 | 第16-17页 |
·中毒量与预后 | 第17-19页 |
·器官、脏器损伤与预后 | 第19-22页 |
·血气分析指标与预后 | 第22页 |
·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与预后 | 第22-23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与预后 | 第23-24页 |
·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预后 | 第24页 |
·Ⅳ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1 组织拮抗剂(TIMP-1)与预后 | 第24-25页 |
·评分系统与预后 | 第25页 |
·百草枯中毒治疗与预后 | 第25页 |
·其它最新指标与预后 | 第25-28页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临床资料 | 第28-29页 |
·入组标准 | 第29页 |
·排除标准 | 第29页 |
·治疗方法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0-31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1-41页 |
·一般临床资料统计 | 第31页 |
·生存组与死亡组基本情况、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血气分析 | 第31-33页 |
·死亡组按生存时间长短分组后统计情况 | 第33-37页 |
·将 BE 值按大小分组后比较 | 第37-39页 |
·应用 ROC 曲线评价 BE 值、HCO3-、PCO2、乳酸对百草枯预后的诊断性能 | 第39-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48页 |
·基本情况与预后 | 第42-44页 |
·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与预后 | 第44-45页 |
·血气分析与预后 | 第45-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