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其他宗教论文--新兴宗教论文

韩国东学的天人观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9-11页
第一章 东学简介第11-25页
 第一节 历史演变第11-14页
  一、对“东学”含义的考察第11-12页
  二、东学的创立背景第12-14页
  三、现实状况第14页
 第二节 主要人物第14-19页
  一、崔济愚第15-17页
  二、崔时亨第17-19页
  三、孙秉熙第19页
 第三节 东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第19-25页
  一、东学与儒教第21-22页
  二、东学与佛教第22-23页
  三、东学与道教第23-25页
第二章 东学的“天”观第25-36页
 第一节 崔济愚的“天”观第25-31页
  一、关于“韩尔您”第25-26页
  二、侍天主第26-29页
  三、不然其然第29-31页
 第二节 崔时亨的“天”观第31-36页
  一、养天主第31-33页
  二、十毋天第33页
  三、事人如天第33-36页
第三章 东学的“人”观第36-45页
 第一节 崔济愚的“人”观第36-40页
  一、认识论第36-37页
  二、道德论第37-39页
  三、理想人格第39-40页
 第二节 崔时亨的“人”观第40-45页
  一、织布的韩尔您第41-42页
  二、孩子是韩尔您第42-43页
  三、向我设位第43-45页
第四章 东学的“天人”观第45-54页
 第一节 韩国天人观的脉络第45-48页
  一、韩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观第45-47页
  二、崔济愚和崔时亨的天人观第47-48页
 第二节 东学的天人观给韩国社会的影响第48-54页
  一、教祖伸冤运动第49-50页
  二、东学农民运动第50-52页
  三、1919年“三一”独立运动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权利与正义--论康德的法权概念
下一篇: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2年江苏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