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边缘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研究--以S县民办教师集体上访事件为个案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文献梳理 | 第9-14页 |
(一) 西方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 | 第9-12页 |
(二) 国内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收集 | 第14页 |
(二) 实地调查:开放的田野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 核心概念 | 第15-18页 |
(一) 体制边缘人 | 第15-16页 |
(二) 民办教师 | 第16页 |
(三) 集体无行动 | 第16页 |
(四) 集体行动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民办教师集体行动的制度背景及改革现状 | 第18-20页 |
一、 制度背景:“教书的农民,种田的教师” | 第18-19页 |
二、 辽宁省民办教师改革现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被动的选择:集体无行动 | 第20-23页 |
一、 手里捧着铁饭碗:集体无行动 | 第20页 |
二、 被动的选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第20-23页 |
第四章 沉默后的爆发:集体行动 | 第23-31页 |
一、 按照红头文件讨要工资 | 第23-25页 |
二、 上访行动再“发酵” | 第25-28页 |
三、 进京讨说法 | 第28-29页 |
四、 进京上访的回应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意外收获:集体行动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一、 百人联名状告县长 | 第31-32页 |
二、 迟到的说法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9页 |
附录:访谈对象资料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