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7页 |
一、 纯粹经济损失的词源及定义 | 第12-14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7-18页 |
一、 纯粹经济损失与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 | 第17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与履行利益和信赖利益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 | 第18-21页 |
一、 反射型 | 第18-19页 |
二、 转移型 | 第19页 |
三、 由公共市场、运输通道及公共设施的关闭所引起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19-20页 |
四、 由于信赖错误信息、建议及专业服务而导致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20页 |
五、 产品瑕疵或建筑价值减损引起的纯粹经济损失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外关于纯粹经济损失问题的立法与学说 | 第21-28页 |
第一节 以法德两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纯粹经济损失问题的理论发展与立法规定 | 第21-24页 |
一、 法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理论与立法 | 第21-22页 |
二、 德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理论与立法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关于纯粹经济损失问题的理论发展立法规定 | 第24-28页 |
一、 英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理论与立法 | 第24-25页 |
二、 美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理论与立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法律救济模式之现状及合理化构建 | 第28-38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律对纯粹经济损失问题的规定 | 第28-32页 |
一、 《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 | 第28页 |
二、 《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28-29页 |
三、 《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四、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救济之必要性考量 | 第32-34页 |
一、 限制性理论 | 第32-33页 |
二、 对限制性理论的反思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纯粹经济损失救济模式之构想 | 第34-38页 |
一、 合同法与侵权法相结合 | 第35页 |
二、 以一般侵权条款为依据 | 第35-36页 |
三、 采用类型化的救济模式 | 第36-37页 |
四、 最高院批复的作用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