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22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9-13页
     ·含硫酸盐废水的来源第9页
     ·含硫酸盐废水的分类第9页
     ·硫酸盐废水的危害第9-10页
     ·含硫酸盐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0-13页
   ·厌氧生物法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的工艺第13-17页
     ·投加 SRB 抑制剂第13页
     ·单相吹脱工艺第13-14页
     ·单相厌氧处理工艺第14-15页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第15-16页
     ·两相厌氧+生物脱硫工艺第16页
     ·生物膜法工艺第16-17页
   ·厌氧生物法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的研究现状第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硫酸盐还原相工艺中功能性微生物 SRB 简介第17-20页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类第18页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机理第18-19页
     ·硫酸盐还原菌与产乙酸菌(AB)、产甲烷菌(MB)关系第19-20页
   ·本文的提出第20-22页
2 高效 SRB 菌的富集培养第22-26页
 引言第22页
   ·实验材料第22-23页
     ·实验药品及主要试剂第22-23页
     ·实验仪器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菌种的活化第23-24页
     ·SRB 菌种细胞染色、形态观察第24页
     ·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硫酸根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3 厌氧反应器装置设计及工艺流程第26-30页
 引言第26页
   ·厌氧反应器的设计第26-29页
     ·厌氧反应器设计依据第26-27页
     ·改进 UASB 反应器装置第27-29页
   ·试验工艺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启动及运行条件优化第30-45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试验装置及试验所用设备第30页
     ·接种污泥第30-31页
     ·碳源的选择第31页
     ·试验用水第31页
     ·试验方法和内容第31-32页
     ·分析项目及方法第32-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43页
     ·整个启动过程中 SO42-和COD 的变化情况第33-35页
     ·污泥驯化阶段运行情况第35-38页
     ·颗粒污泥初始形成阶段运行情况第38-40页
     ·颗粒污泥形成阶段运行情况第40-42页
     ·运行条件优化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SRB 颗粒污泥的研究第45-50页
 引言第45页
   ·颗粒污泥相关性能指标第45页
   ·反应器不同断面颗粒污泥相关性能指标分析第45-46页
     ·硫酸盐负荷与颗粒污泥粒径的关系第45-46页
     ·上升流速 Vup 与颗粒污泥粒径的关系第46页
   ·反应器运行中颗粒污泥的变化第46-49页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分布粒径的变化第48页
     ·反应器中颗粒污泥沉降速度的变化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6 硫酸盐还原相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第50-60页
 引言第50页
   ·材料和方法第50-51页
     ·实验装置第50页
     ·实验分析相第50-51页
   ·电子流比重的分配第51-52页
   ·不同碳硫比下反应器的运行情况第52-55页
     ·低碳硫比下反应器的运行第52-54页
     ·较高碳硫比下反应器的运行第54-55页
   ·硫酸盐负荷率对 SO42-转化及生成硫化物浓度的影响第55-56页
   ·碱度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第56-58页
   ·氧化还原电位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第58页
   ·硫化物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7 硫酸盐还原动力学研究第60-65页
 引言第60页
   ·硫酸盐还原动力学第60-64页
     ·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动力学第60-62页
     ·硫酸盐还原动力学模型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8 结论和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浐灞生态区规划合理性与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下一篇:EGSB-SBR处理果汁废水联合工艺及厌氧颗粒污泥物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