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及研究现状 | 第13-4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3-21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21-26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26-4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路径与主要内容 | 第42-50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42-46页 |
二、概念的界定:谁是中年人 | 第46-47页 |
三、研究方法、路径与主要内容 | 第47-50页 |
第三节 研究创新、难点与不足 | 第50-53页 |
一、研究创新 | 第50-51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51-52页 |
三、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2-5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53-70页 |
第一节 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 | 第53-62页 |
一、风险与保险 | 第53-55页 |
二、老龄化风险与养老保险 | 第55-59页 |
三、二元化与农村养老保险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农村养老观念与农村养老模式 | 第62-66页 |
一、农村养老观念 | 第62-63页 |
二、农村传统养老模式 | 第63-64页 |
三、农村养老保险及其发展 | 第64-66页 |
第三节 有效需求:意愿与能力 | 第66-70页 |
一、需求的经济学解释 | 第66-67页 |
二、购买意愿、能力与有效需求 | 第67-68页 |
三、保险的有效需求 | 第68-70页 |
第三章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观念分析 | 第70-132页 |
第一节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预期分析 | 第71-85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预期描述分析 | 第71-73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预期比较分析 | 第73-80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预期影响因素分析 | 第80-83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83-85页 |
第二节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倾向分析 | 第85-105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倾向描述分析 | 第86-88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倾向比较分析 | 第88-99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方式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 第99-103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103-105页 |
第三节 中年农村居民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认知分析 | 第105-132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认知描述分析 | 第106-109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认知比较分析 | 第109-122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2-130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130-132页 |
第四章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 | 第132-180页 |
第一节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加意愿分析 | 第132-141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加意愿描述分析 | 第133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加意愿比较分析 | 第133-136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加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6-139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139-141页 |
第二节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分析 | 第141-161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描述分析 | 第141-143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比较分析 | 第143-154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4-160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160-161页 |
第三节 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 | 第161-180页 |
一、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描述分析 | 第162-164页 |
二、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比较分析 | 第164-174页 |
三、中年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4-178页 |
四、分析结论 | 第178-180页 |
第五章 促进中年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对策性思考 | 第180-210页 |
第一节 需求转化为参保行为:农村居民与地方政府的简单博弈分析 | 第180-191页 |
一、博弈论与制度存续的博弈 | 第181-183页 |
二、新农保制度建立的博弈分析 | 第183-188页 |
三、新农保制度存续的博弈分析 | 第188-191页 |
第二节 提高中年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有效需求 | 第191-200页 |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科学性、可行性是关键 | 第192-194页 |
二、引导中年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和养老保险认知 | 第194-196页 |
三、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信誉 | 第196-200页 |
第三节 完善新农保建立与持续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 | 第200-210页 |
一、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支持体系 | 第200-202页 |
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支持体系 | 第202-207页 |
三、优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组织体系 | 第207-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218-219页 |
致谢 | 第2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