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基因编码的程序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7-29页 |
·演化计算概述 | 第17页 |
·演化计算的分支 | 第17-19页 |
·演化计算的特点 | 第19-20页 |
·演化计算的应用领域 | 第20页 |
·演化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20-21页 |
·演化计算的新发展 | 第21-22页 |
·群体智能 | 第21页 |
·线性基因编码的程序设计方法 | 第21-22页 |
·演化计算的新特性 | 第22-27页 |
·程序设计的网络表示 | 第23-24页 |
·程序设计的网络构建算法 | 第24-25页 |
·程序设计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 | 第25-27页 |
·演化计算面临的若干问题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第2章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 | 第29-41页 |
·GEP概述 | 第29-31页 |
·GEP的特点 | 第29-30页 |
·GEP的基本概念 | 第30-31页 |
·基因阅读运算器 | 第31-35页 |
·基因阅读运算器算法框架 | 第31-32页 |
·多副本的适应值数组 | 第32-33页 |
·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演化元程序设计方法 | 第35-41页 |
·演化元程序设计的组成 | 第35-36页 |
·演化元程序设计的实现机制和空间分析 | 第36-39页 |
·算法描述 | 第39页 |
·数值试验 | 第39-40页 |
·演化元程序设计方法的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第3章 复用性程序设计方法 | 第41-75页 |
·重叠复用性程序设计 | 第42-50页 |
·重叠复用性染色体 | 第42-43页 |
·多染色体 | 第43-44页 |
·遗传操作 | 第44-45页 |
·重叠染色体分析 | 第45-48页 |
·新的基因阅读运算器 | 第48-49页 |
·数值试验 | 第49-50页 |
·多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 | 第50-54页 |
·MEP概述 | 第51-53页 |
·MEP染色体复用性分析 | 第53-54页 |
·图表示与图分析方法 | 第54-69页 |
·带基因操作序号的染色体表示法 | 第54-56页 |
·图表示方法(Graph-expression) | 第56-60页 |
·图分析方法:GEP、ORP和MEP的性能分析 | 第60-69页 |
·图分析例证 | 第69-75页 |
·图表示的规则连接性与不规则连接性 | 第69-71页 |
·图表示中基因的复用次数 | 第71-72页 |
·图表示中内在并行性和演化压力 | 第72-75页 |
第4章 统一的表达式程序设计方法 | 第75-85页 |
·UEP | 第75-81页 |
·UEP的染色体表示 | 第75-76页 |
·UEP基因的数据结构表示 | 第76-77页 |
·UEP染色体初始化 | 第77-78页 |
·UEP染色体适应值计算 | 第78-79页 |
·UEP的适应值选取 | 第79页 |
·UEP的操作算子 | 第79-81页 |
·UEP的若干特例 | 第81-82页 |
·UEP在瓦斯建模中的应用 | 第82-85页 |
第5章 UEP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 | 第85-99页 |
·基于程序设计方法的函数优化方法 | 第85-88页 |
·参数映射法 | 第85-86页 |
·基于MEP的函数优化方法 | 第86-88页 |
·常见演化算法中的操作算子 | 第88-93页 |
·经典遗传算法 | 第88-89页 |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89-91页 |
·微分演化算法 | 第91-92页 |
·多父体杂交算法 | 第92-93页 |
·算子自动构建的演化算法 | 第93-96页 |
·少数者博弈模型 | 第94页 |
·AOGEA的框架 | 第94-96页 |
·数值实验 | 第96-99页 |
·测试用例的选取 | 第96-97页 |
·实验结果 | 第97-99页 |
第6章 UEP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 第99-112页 |
·软件测试 | 第99-102页 |
·软件测试概述 | 第99-101页 |
·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技术 | 第101-102页 |
·UEP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 第102-108页 |
·测试的基本框架 | 第102-103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103-104页 |
·染色体表示 | 第104-106页 |
·遗传操作 | 第106页 |
·适应值计算 | 第106-108页 |
·测试实例 | 第108-111页 |
·特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 第112-11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