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点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图表目录 | 第13-15页 |
| 1 绪论 | 第15-39页 |
| ·引言 | 第15-18页 |
| ·图像配准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34页 |
| ·空间变换模型 | 第19-21页 |
| ·配准方法分类 | 第21-30页 |
| ·基于特征的配准方法 | 第21-28页 |
| ·基于灰度的配准方法 | 第28-30页 |
| ·非刚性配准方法 | 第30-34页 |
| ·基于物理模型的配准方法 | 第30-32页 |
| ·基于参数化空间变换的配准方法 | 第32-34页 |
| ·图像配准效果评价方法 | 第34页 |
| ·遥感图像配准技术的难点 | 第34-35页 |
| ·课题来源 | 第35-36页 |
| ·本文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36页 |
| ·本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36-39页 |
| 2 气象云图分级变换框架 | 第39-51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气象云图配准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40页 |
| ·气象云图形变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 ·内部形变 | 第41-42页 |
| ·外部形变 | 第42-46页 |
| ·气象云图分级变换框架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3 基于Forstner特征点的刚性配准方法 | 第51-67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Forstner特征点提取 | 第51-53页 |
| ·特征点匹配 | 第53-57页 |
| ·粗匹配——相关性原理 | 第53-54页 |
| ·精匹配——改进的空间距离约束 | 第54-57页 |
| ·空间距离约束 | 第55-56页 |
| ·阈值自适应空间距离约束 | 第56-57页 |
| ·算法流程与步骤 | 第57-60页 |
| ·算法流程图 | 第57-58页 |
| ·求解变换参数 | 第58-60页 |
| ·图像变换及插值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 ·实验一 | 第61-63页 |
| ·实验二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4 基于B样条的非刚性配准方法 | 第67-86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B样条函数 | 第68-72页 |
| ·B样条曲线 | 第68-71页 |
| ·B样条曲面 | 第71-72页 |
| ·基于B样条的非刚性配准方法 | 第72-76页 |
| ·基于B样条的非刚性配准方法 | 第72-75页 |
| ·算法改进 | 第75-76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6-84页 |
| ·模拟图像实验 | 第77-78页 |
| ·气象云图实验一 | 第78-80页 |
| ·气象云图实验二 | 第80-82页 |
| ·气象云图实验三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5 基于SIFT的多光谱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 第86-105页 |
| ·引言 | 第86-87页 |
| ·基于信息熵的特征网格 | 第87-89页 |
| ·SIFT特征点提取 | 第89-95页 |
| ·尺度空间极值点检测 | 第89-92页 |
| ·特征点精确定位 | 第92-93页 |
| ·特征点主方向确定 | 第93-94页 |
| ·特征点描述符生成 | 第94-95页 |
| ·SIFT特征点匹配 | 第95-96页 |
| ·算法流程与步骤 | 第96-98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8-103页 |
| ·实验一 | 第98-100页 |
| ·实验二 | 第100-103页 |
| ·实验三 | 第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 6 结束语 | 第105-108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05-106页 |
| ·将来的工作 | 第106-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 附录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