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关于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物流成本控制下的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作业成本法原理 | 第15-27页 |
|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 ·资源 | 第16页 |
| ·作业与作业中心 | 第16-17页 |
| ·成本动因 | 第17-18页 |
| ·作业成本法计算程序 | 第18-21页 |
| ·作业的识别和分类 | 第18-19页 |
| ·作业“同质组”以及“同质成本库” | 第19-20页 |
|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 第20页 |
| ·计算产品成本 | 第20-21页 |
| ·作业成本管理 | 第21-25页 |
|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二维作业成本管理模型 | 第22-23页 |
| ·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第3章 邮政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构建:基于作业成本法 | 第27-42页 |
| ·邮政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 | 第27-31页 |
| ·物流成本概念 | 第27页 |
| ·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 | 第27-28页 |
| ·中国邮政企业简介 | 第28-29页 |
| ·邮政企业物流业务介绍 | 第29-30页 |
| ·邮政企业物流成本的特点 | 第30-31页 |
| ·传统成本核算下邮政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 ·核算协作站点承担的成本时缺乏准确性 | 第32页 |
| ·分摊间接费用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 第32页 |
| ·进行多维盈利分析时缺乏数据支持 | 第32页 |
| ·无法为线路规划提供准备的成本信息 | 第32-33页 |
| ·产品定价所需要使用的成本信息不够详细 | 第33页 |
| ·区分客户价值的难度较大 | 第33-34页 |
| ·构建作业成本法下的邮政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模型 | 第34-42页 |
| ·模型建立的目标和因素分析 | 第34页 |
| ·适用于邮政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 第34-35页 |
| ·作业成本控制模型建立的流程 | 第35-42页 |
| 第4章 邮政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化:以 QY 邮政为例 | 第42-53页 |
| ·QY 邮政企业简介 | 第42-43页 |
| ·QY 邮政基本概况 | 第42页 |
| ·QY 邮政物流业务 | 第42页 |
| ·QY 邮政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 QY 邮政物流成本核算 | 第43-48页 |
| ·划分作业和建立作业中心 | 第43-44页 |
| ·确认资源和资源动因 | 第44-45页 |
| ·确定作业成本动因 | 第45-46页 |
| ·作业成本库分配 | 第46-47页 |
| ·业务成本计算 | 第47-48页 |
| ·QY 邮政的物流作业成本控制分析 | 第48-51页 |
| ·作业成本性态分析 | 第48-49页 |
| ·作业标准成本制定和差异分析 | 第49-50页 |
| ·建立绩效评估系统 | 第50-51页 |
| ·QY 邮政物流成本控制改进策略建议 | 第51-53页 |
| ·引入作业成本控制系统,强化作业成本管理意识 | 第51页 |
| ·成立单独负责物流活动的上级部门 | 第51页 |
| ·建立良好的物流成本信息管理系统 | 第51-52页 |
| ·加强运输环节的成本控制 | 第52-5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53页 |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附录 A 表 4.1 QY 邮政企业资源费用项目 | 第58-60页 |
| 附录 B 表 4.3 QY 邮政的物流资源/作业成本 | 第60-61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