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21页 |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病原学 | 第10-11页 |
·培养特性 | 第11页 |
·生化特性 | 第11页 |
·血清分型 | 第11-13页 |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诊断 | 第14-15页 |
·细菌学检查 | 第14页 |
·间接血凝试验 | 第14页 |
·凝集试验 | 第14-15页 |
·间接 ELISA | 第15页 |
·荧光抗体检查技术 | 第15页 |
·PCR 技术检测 | 第15页 |
·防治 | 第15-17页 |
·基础预防 | 第15-16页 |
·药物防治 | 第16页 |
·免疫接种 | 第16-17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兖州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第21页 |
·兖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病料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页 |
·PCR 用试剂 | 第21-22页 |
·PCR 用引物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病原菌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 第22页 |
·生化鉴定试验 | 第22页 |
·PCR 用模板的制备 | 第22页 |
·PCR 检测 | 第22-23页 |
·玻片凝集试验 | 第23页 |
·药敏试验 | 第23页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10 型)灭活苗的研究和应用 | 第23-26页 |
·材料 | 第23页 |
·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 | 第23页 |
·试验鸭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疫苗制备 | 第24-25页 |
·增菌 | 第24页 |
·灭活检测 | 第24页 |
·菌苗制备 | 第24页 |
·物理性状检验 | 第24页 |
·无菌检验 | 第24-25页 |
·安全检验 | 第25页 |
·最佳免疫剂量的测定 | 第25页 |
·免疫鸭抗体消长规律 | 第25页 |
·疫苗应用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兖州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27页 |
·兖州市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27页 |
·兖州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 第27页 |
·预防 | 第27页 |
·药物治疗 | 第27页 |
·兖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 第27-32页 |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 第27-29页 |
·生化鉴定结果 | 第29-30页 |
·PCR 检测结果 | 第30页 |
·血清型鉴定结果 | 第30页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10 型)灭活苗的初步研制和应用 | 第32-34页 |
·疫苗的研制 | 第32页 |
·疫苗的抗体消长规律 | 第32-33页 |
·疫苗的应用效果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附图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