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次第12-13页
1 绪论第13-32页
   ·研究对象的提出第13-17页
   ·研究现状及不足第17-27页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7-32页
2 “实践性主体”与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第32-61页
   ·“实践性主体”概念辨析第33-38页
   ·理论对接的可能性第38-44页
   ·理论对接的现实性第44-61页
3 紧扣主体“情志”因素的诗歌本质论第61-105页
   ·心物关系论:主观拥抱客观的内在动力第61-74页
   ·诗人主体论:情志与理知的内在逻辑第74-88页
   ·诗歌功能论:个体与群体的沟通机制第88-105页
4 以人生实践为旨归的诗歌思想论第105-166页
   ·“实践性”:对诗歌政治性的理论解读第105-125页
   ·“集体主义启蒙”的诗学转化第125-148页
   ·自然与社会的对接:关于哲理性的诗学交锋第148-166页
5 以“战斗力”为准则的诗歌形式论第166-241页
   ·基本原理:“以新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第166-181页
   ·“力的排列”:自由诗体的散文美第181-197页
   ·“形象力”:对诗歌“形象化”理论的辩驳第197-215页
   ·“感染力”:饱含情感与思想的诗歌语言第215-241页
6 结语第241-257页
参考文献第257-276页
作者简历第276页

论文共2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朝公牍文研究
下一篇:认知辩护—从内外之争走向集体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