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南朝公牍文研究

致谢第1-6页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2页
绪论第12-16页
第一章 公牍文概述第16-54页
 第一节 公牍文的定义和特点第16-21页
  一、公牍文的定义第16-19页
  二、公牍文的特点第19-21页
 第二节 公牍文的产生与发展第21-42页
  一、公牍文的萌芽——《尚书》第21-26页
  二、公牍文的雏形——春秋战国第26-32页
  三、公牍文的奠基——秦汉第32-40页
  四、公牍文的演变——魏晋第40-42页
 第三节 “公牍”一词的产生和使用第4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二章 公牍文的文体(上)第54-96页
 第一节 诏策第54-74页
  一、诏策的述源第54-63页
  二、诏策的文体特征第63-74页
 第二节 檄移第74-96页
  一、檄文的述源第74-77页
  二、檄的文体特征第77-90页
  三、移文的述源第90-91页
  四、移的文体特征第91-96页
第三章 公牍文的文体(下)第96-144页
 第一节 章表第96-118页
  一、章表的述源第96-102页
  二、章表的文体特征第102-118页
 第二节 奏启第118-142页
  一、奏的述源:始与变第118-122页
  二、奏的文体特征第122-131页
  三、启的述源第131-133页
  四、启的文体特征第133-142页
 小结第142-144页
第四章 南朝公牍文文学化的演进第144-233页
 第一节 刘宋公牍文第149-169页
  一、刘宋公牍文的概况第149-151页
  二、傅亮的公牍文第151-161页
  三、颜延之的公牍文第161-164页
  四、鲍照和谢庄的公牍文第164-169页
 第二节 齐梁公牍文第169-212页
  一、齐梁公牍文的概况第169-173页
  二、南齐王融、谢脁等的公牍文第173-180页
  三、齐梁沈约、任昉等的公牍文第180-200页
  四、梁代萧纲、萧绎的公牍文第200-212页
 第三节 陈代公牍文第212-231页
  一、陈代公牍文的概况第212-214页
  二、徐陵、庾信的公牍文第214-231页
 小结第231-233页
第五章 南朝公牍文内容及功能的演变第233-253页
 第一节 诗赋的“言志”与“缘情”第233-236页
 第二节 公牍文的陈政务与述衷情第236-253页
  一、从公牍文的时代发展来看第237-245页
  二、从单个公牍文体的发展来看第245-248页
  三、公牍文体写成的游戏之作第248-253页
结语第253-255页
附录第255-27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71-284页
作者简历第284页

论文共2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感受力四重奏--苏珊·桑塔格审美批评研究
下一篇:实践自我的主体论诗学--七月诗派诗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