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0-12页 |
·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分类 | 第10-11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 | 第11-12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 | 第12-17页 |
·阳极材料 | 第12-15页 |
·电解质材料 | 第15-16页 |
·阴极材料 | 第16-17页 |
·H_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电池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 第19-21页 |
·固相法 | 第20页 |
·共沉淀法 | 第20页 |
·络合法 | 第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21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2 CeO_2基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2-35页 |
·Ca、Sr共掺杂CeO_2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2-30页 |
·实验 | 第22-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Sm单掺杂CeO_2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0-34页 |
·实验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Sm_(0.9 )Sr_(0.1)Cr_(1-x)Fe_xO_(3-δ)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47页 |
·实验 | 第35-37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5-36页 |
·Sm_(0.9)Sr_(0.1)Cr_(1-x)Fe_xO_(3-δ)的制备 | 第36页 |
·Sm_(0.9)Sr_(0.1)Cr_(1-x)Fe_xO_(3-δ)的性能表征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Sm_(0.9)Sr_(0.1)Cr_(1-x)Fe_xO_(3-δ)物相分析 | 第37-39页 |
·Sm_(0.9)Sr_(0.1)Cr_(1-x)Fe_xO_(3-δ)微观形貌 | 第39页 |
·Sm_(0.9)Sr_(0.1)Cr_(1-x)Fe_xO_(3-δ)电导率分析 | 第39-40页 |
·化学相容性测试 | 第40-41页 |
·耐硫性分析 | 第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Y_(0.9 )Sr_(0.1)Cr_(1-x)Fe_xO_(3-δ)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实验 | 第47-49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7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的制备 | 第47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的性能表征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物相分析 | 第49-51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微观形貌 | 第51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XPS分析 | 第51-58页 |
·Y_(0.9)Sr_(0.1)Cr_(1-x)Fe_xO_(3-δ)电导率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H_2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60-70页 |
·实验 | 第60-63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60-61页 |
·电池的制备 | 第61-62页 |
·电池性能测试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Sm_(0.9)Sr_(0.1)Cr_(0.9)Fe_(0.1)O_(3-δ)电池性能 | 第63-67页 |
·Y_(0.9)Sr_(0.1)Cr_(0.9)Fe_(0.1)O_(3-δ)电池性能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创新点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