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导论 | 第8-14页 |
| (一) 选题的缘起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 1、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 2、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3、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现有研究现状述评、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12-13页 |
|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页 |
|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第13页 |
| (三)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 二、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人员构成、生存和发展状况分析 | 第14-20页 |
| (一)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人员构成分析 | 第14-16页 |
| 1、地域来源及组成情况 | 第14页 |
| 2、民族成分及政治面貌 | 第14-15页 |
| 3、年龄结构及性别比例 | 第15页 |
| 4、专业构成及学科门类 | 第15页 |
| 5、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 | 第15-16页 |
| (二)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生存状况分析 | 第16-19页 |
| 1、工资、福利待遇 | 第16-18页 |
| 2、其他社会收入 | 第18页 |
| 3、住房状况 | 第18页 |
| 4、配偶职业状况 | 第18页 |
| 5、父母赡养及子女教育 | 第18-19页 |
| (三)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状况分析 | 第19-20页 |
| 1、继续教育 | 第19页 |
| 2、培养、培训 | 第19页 |
| 3、职称评定及职务升迁 | 第19-20页 |
| 三、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态度与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第20-35页 |
| (一)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分析 | 第20-26页 |
| 1、经济利益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校园环境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3、工龄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3页 |
| 4、学校管理方式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5、学生因素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 6、组织内部关系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热爱程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二)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成就感分析 | 第26-28页 |
| 1、物质评价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 | 第26-27页 |
| 2、精神评价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 | 第27页 |
| 3、自我实现程度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三)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 第28-31页 |
| 1、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 第28-30页 |
| 2、预防和缓解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 第30-31页 |
| (四)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 第31-35页 |
| 1、社会多元价值观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影响 | 第32-34页 |
| 2、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表现 | 第34-35页 |
| 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 第35-44页 |
| (一)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范职业准入标准 | 第36-39页 |
| 1、建立法规,纳入统一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 2、重视思政课教师作用的发挥 | 第37-38页 |
| 3、规范思政课教师职业准入标准 | 第38-39页 |
| (二) 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关怀力度 | 第39-41页 |
| 1、物质待遇 | 第39-40页 |
| 2、职称评聘 | 第40页 |
| 3、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 第40-41页 |
| (三)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研究和信仰教育 | 第41-42页 |
| 1、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研究 | 第41-42页 |
| 2、重视信仰教育 | 第42页 |
| (四) 提高业务素质 | 第42-44页 |
| 1、坚定政治方向 | 第42页 |
| 2、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