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铣刀论文

球头立铣刀的参数化设计与几何角度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插图索引第11-13页
附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前言第14-15页
   ·球头立铣刀概述第15-17页
     ·球头立铣刀的种类第15页
     ·球头立铣刀的结构第15-16页
     ·球头立铣刀的特点第16-17页
   ·球头立铣刀的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7-20页
     ·球头立铣刀数学模型研究现状第17-18页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球头立铣刀设计中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球头立铣刀的切削力模型研究第19-20页
   ·课题所需软件介绍第20-22页
     ·UG 软件介绍第20-21页
     ·DEFORM 3D 软件介绍第21-22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2-23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2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球头立铣刀的数学模型第24-33页
   ·本文数学模型建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24-27页
     ·空间坐标变换原理第24-25页
     ·球头立铣刀截面活动标架第25-27页
   ·回转刀具与螺旋运动的刃口曲线定义第27页
   ·球头立铣刀刃线的数学模型第27-30页
     ·球头部分刃口曲线第27-30页
     ·圆柱部分正交螺旋刃口曲线第30页
   ·螺旋槽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球头立铣刀后刀面方程的建立第31-32页
     ·球头立铣刀周刃后刀面方程的建立第31-32页
     ·球头立铣刀球头后刀面方程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球头立铣刀的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第33-48页
   ·砂轮磨削铣刀时的空间姿态确定第33-41页
     ·螺旋槽三维参数化建模所需砂轮姿态计算第34-39页
     ·后刀面三维参数化建模所需砂轮姿态计算第39-41页
   ·球头立铣刀的三维参数化建模第41-43页
     ·球头立铣刀参数化设计独立变量确定第41-42页
     ·建立铣刀螺旋槽三维参数化特征第42页
     ·建立铣刀球头 GASH 特征第42-43页
     ·后刀面特征建模第43页
   ·UG 系统的二次开发第43-47页
     ·UG 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简介第44页
     ·菜单的开发第44-45页
     ·对话框的开发第45-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4章 球头立铣刀的铣削力有限元仿真第48-59页
   ·仿真方案的确定第48-49页
     ·试验因素与其取值范围的确定第48页
     ·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案第48-49页
   ·球头立铣刀有限元分析流程第49-50页
   ·球头立铣刀切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仿真第50-57页
     ·切屑分离准则与摩擦模型的确定第50-51页
     ·铣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55页
     ·铣削力有限元仿真第55-56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7页
   ·中心试验验证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球头立铣刀的几何角度优化第59-72页
   ·多元非线性回归介绍与铣削力回归模型的选择第59-60页
     ·常见的内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59-60页
     ·内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60页
     ·铣削力回归模型的选择第60页
   ·铣削力回归模型建立第60-66页
     ·因素水平编码第61-62页
     ·二次项的中心化处理第62-63页
     ·铣削力回归方程的建立第63-66页
   ·铣刀几何参数的优化第66-71页
     ·遗传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第67页
     ·遗传算法优化流程第67-68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几何角度优化实现第68-70页
     ·优化结果分析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金渗碳钢20CrMnTi的成形磨削工艺试验及仿真研究
下一篇:激光熔覆纯金属微观组织的相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