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非晶合金概述及研究进展与应用 | 第11-13页 |
·非晶合金概述及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非晶合金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第12-13页 |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铜模铸造法 | 第13页 |
·熔体水淬法 | 第13页 |
·抑制形核法 | 第13-14页 |
·急冷法 | 第14页 |
·机械合金化法(Mechanical Alloying,MA) | 第14页 |
·定向凝固法 | 第14页 |
·激光技术 | 第14-15页 |
·表征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判据 | 第15-18页 |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 | 第15-16页 |
·ac 判据 | 第16页 |
·γ判据 | 第16-17页 |
·过冷液相区ΔTx | 第17页 |
·临界冷却速率 Qc | 第17-18页 |
·成分设计准则 | 第18-21页 |
·“混乱”原则 | 第18页 |
·Inoue 准则 | 第18-19页 |
·Senkov 准则 | 第19-20页 |
·等原子替代法(equiatomic subsfitution) | 第20页 |
·团簇理论 | 第20-21页 |
·多元 Zr 基非晶成分设计 | 第21-24页 |
·Zr 基非晶合金初始晶化相的形成 | 第21-22页 |
·Zr-Al-Ni 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22-23页 |
·Zr-A1-Ni-Cu 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23-24页 |
·本文工作思路 | 第24-26页 |
2 二元团簇的选取 | 第26-36页 |
·二元 Ni-Zr 团簇的选取 | 第26-32页 |
·Ni-Ta 二元团簇的选取 | 第32-36页 |
3 基于团簇理论多元 Ni 基非晶成分设计 | 第36-39页 |
·Ni-Zr-Ta 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36-37页 |
·Ni-Zr-Nb-Al 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37-39页 |
4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9-43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基体材料 | 第39页 |
·熔覆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涂层的制备 | 第40页 |
·显微组织表征 | 第40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0-41页 |
·试样截面显微硬度测试 | 第41页 |
·摩擦性能测试 | 第41页 |
·腐蚀性能测试 | 第41-43页 |
5 激光熔覆 Ni-Zr-Ta 非晶合金涂层研究 | 第43-52页 |
·涂层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3-44页 |
·涂层横截面显微组织 | 第44-47页 |
·典型试样组织形貌 | 第44-46页 |
·不同功率下涂层组织形貌 | 第46-47页 |
·涂层摩擦性能 | 第47页 |
·涂层硬度分布 | 第47-49页 |
·涂层腐蚀性能 | 第49-51页 |
·耐酸腐蚀 | 第49-50页 |
·耐盐腐蚀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激光熔覆 Ni-Zr-Nb-Al 非晶合金涂层研究 | 第52-59页 |
·涂层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功率下涂层组织形貌 | 第53-54页 |
·涂层摩擦性能 | 第54-55页 |
·涂层硬度分布 | 第55-56页 |
·涂层腐蚀性能 | 第56-58页 |
·耐酸腐蚀 | 第56-58页 |
·耐盐腐蚀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