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中国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9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20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一章 区域增长极群及其引致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34页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基本内涵第22-25页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概念第22-23页
  二、 区域增长极群的特征第23-24页
  三、 区域增长极群与城市群的异同第24页
  四、 区域增长极群与产业集群的异同第24-25页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 经济增长理论第25-27页
  二、 经济增长极理论第27-28页
  三、 区域分工理论第28-29页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研究进展第29-34页
  一、 引致增长研究进展第29-30页
  二、 引致增长极研究进展第30-31页
  三、 增长极群研究进展第31-32页
  四、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研究简评第32-34页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第34-55页
 第一节 国内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第34-49页
  一、 珠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34-41页
  二、 京津冀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41-45页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45-49页
 第二节 国外增长极群增长的经验借鉴第49-55页
  一、 美国东北部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49-51页
  二、 美国沿太平洋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51-53页
  三、 日本太平洋沿岸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53-55页
第三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第55-68页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和决定性因素第55-58页
  一、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特定机制第55-57页
  二、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57-58页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与演进动力第58-64页
  一、 区域增长极群的生命周期及特征表现第58-60页
  二、 区域增长极群演进动力第60-64页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分析第64-68页
  一、 要素集聚对区域增长极群形成的作用机理第64-65页
  二、 扩散效应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第65页
  三、 要素升级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第65-66页
  四、 内部联系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第66-67页
  五、 市场扩容对区域增长极群发展的作用机理第67-68页
第四章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及引致模式第68-87页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及必要性第68-69页
  一、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内涵第68页
  二、 区域增长极群引致增长的必要性第68-69页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内生力第69-76页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群增长的政府引致力第76-79页
 第四节 区域增长极群的引致增长模式第79-87页
  一、 产业转移协同引致增长模式第80-83页
  二、 错位培育引致增长模式第83-87页
第五章 成熟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长三角实证第87-106页
 第一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阶段演进第87-89页
 第二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形成与发展机理第89-99页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集聚与扩散第89-91页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要素升级第91-96页
  三、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内部联系第96-97页
  四、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市场扩容第97-99页
 第三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生命周期判定第99页
 第四节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第99-103页
  一、 长三角增长极群各城市产业定位第99-101页
  二、 长三角增长极群的产业转移第101-103页
 第五节 新格局下长三角增长极群产业定位及产业转移模式创新第103-106页
第六章 发育期增长极群引致模式:辽宁沿海经济带实证第106-156页
 第一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形势解析第106-115页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静态形势解析第106-108页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动态形势解析第108-115页
 第二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生命周期判定第115-116页
 第三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选择与定位第116-139页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第116-120页
  二、 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第120-121页
  三、 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行业构成第121-122页
  四、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势分析第122-124页
  五、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定位与错位规划第124-139页
 第四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政策引致路径分析第139-153页
  一、 要素集聚路径分析:基于综合产业吸引力的区际比较第140-144页
  二、 要素升级路径分析:基于高端要素缺口的区际比较第144-145页
  三、 强化区域内部联系路径分析:基于分工与通达性的比较第145-150页
  四、 区位市场扩容路径分析:基于最终需求的市场动向分析第150-153页
 第五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生增长与政策引致的耦合性分析第153-156页
结论第156-159页
 一、 基本结论第156-157页
 二、 主要贡献第157-158页
 三、 问题与展望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7页
后记第167-16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普通高校招考高水平运动员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