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6页 |
| ·昆虫抗寒性的简介 | 第8-10页 |
| ·昆虫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与结冰点的定义 | 第8-9页 |
| ·昆虫过冷却点的生物学意义 | 第9页 |
| ·昆虫过冷却点的影响因子 | 第9页 |
| ·昆虫过冷却点与抗寒机制的相关性 | 第9-10页 |
| ·昆虫过冷却点、结冰点的调控机制 | 第10页 |
| ·昆虫抗寒性机制的简介 | 第10-13页 |
| ·昆虫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0-12页 |
| ·昆虫抗寒性的细胞分子机制 | 第12-13页 |
| ·昆虫在滞育阶段抗寒性的变化 | 第13页 |
| ·昆虫体内水分与抗寒能力的相关性 | 第13页 |
| ·昆虫抗寒性的重要影响因子 | 第13-14页 |
| ·低温驯化可提高昆虫的耐寒性 | 第13-14页 |
| ·微环境的湿度影响昆虫的耐寒性 | 第14页 |
| ·光周期缩短可增强昆虫的耐寒性 | 第14页 |
| ·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对耐寒性的影响 | 第14页 |
| ·季节性气温变化对昆虫耐寒性的影响 | 第14页 |
| ·昆虫寄主对耐寒性的影响 | 第14页 |
| ·植物害虫防治和昆虫抗寒能力的相互关系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 ·供试虫源 | 第16页 |
| ·宽翅曲背蝗 | 第16页 |
| ·亚洲小车蝗 | 第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 第16页 |
| ·含水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 ·小分子抗寒物质的测定 | 第17-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4页 |
| ·宽翅曲背蝗 | 第18-27页 |
|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第18页 |
| ·卵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关系 | 第18-21页 |
| ·小分子抗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 第21-27页 |
| ·亚洲小车蝗 | 第27-34页 |
|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第27页 |
| ·卵含水量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 第27-28页 |
| ·卵含水量与结冰点的关系 | 第28-29页 |
| ·小分子抗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 第29-34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4-37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第34-35页 |
| ·卵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关系 | 第35页 |
| ·小分子抗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7页 |
| ·卵含水量与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关系 | 第35-36页 |
| ·小分子抗寒物质与过冷却点的关系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