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文章重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 第11-26页 |
·食品安全概念 | 第11-13页 |
·食品的含义 | 第11页 |
·食品安全的含义 | 第11-12页 |
·食品安全事故的含义 | 第12页 |
·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类 | 第12-13页 |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食品安全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食品安全现状 | 第14-15页 |
·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和影响 | 第15-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 第15页 |
·食品安全问题对经济的危害 | 第15-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 第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危害 | 第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 第16页 |
·当前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 | 第16-26页 |
·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原因 | 第16-19页 |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原因 | 第19-20页 |
·媒体效应的导向作用 | 第20-21页 |
·监管领域原因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概述 | 第26-33页 |
·食品安全监管定义 | 第26-27页 |
·监管的定义 | 第26-27页 |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概念 | 第27页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 第27-29页 |
·我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主体分工 | 第28页 |
·食安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 | 第28-29页 |
·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权力部门化 | 第29页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 第29-30页 |
·主体多元化的监管带来体制不畅 | 第30页 |
·现有监管模式与新技术、新产品、新销售模式不适应 | 第30-31页 |
·监管信息沟通不畅 | 第31页 |
·监测检验资源分散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经验 | 第33-39页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借鉴 | 第33-34页 |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33页 |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33-34页 |
·我国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的实践与经验——以天津市津南区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的试点运行为案例 | 第34-39页 |
·天津市津南区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 第35页 |
·天津市津南区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运行情况 | 第35-39页 |
第五章 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的构想 | 第39-47页 |
·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组织结构 | 第39-40页 |
·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运行机制 | 第40-43页 |
·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 第40-41页 |
·检查监管机制 | 第41页 |
·风险监测机制 | 第41页 |
·风险联动机制 | 第41页 |
·信息传递机制 | 第41-42页 |
·教育培训机制 | 第42-43页 |
·投诉举报机制 | 第43页 |
·责任追究机制 | 第43页 |
·舆论监督机制 | 第43页 |
·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运行基础 | 第43-47页 |
·配套法规完善 | 第44页 |
·监管资源整合 | 第44页 |
·领导高度重视 | 第44页 |
·充足经费投入 | 第44-45页 |
·强化能力建设 | 第45页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5页 |
·强化企业自律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