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板栗 | 第8-9页 |
| ·板栗的生物学特性 | 第8页 |
| ·板栗的价值与应用 | 第8-9页 |
| ·我国板栗生产现状 | 第9页 |
| ·板栗虫害发生的特点 | 第9-10页 |
| ·栗园害虫种类 | 第9-10页 |
| ·板栗害虫发生特点 | 第10页 |
| ·板栗害虫防治 | 第10-15页 |
| ·检疫措施 | 第10-11页 |
| ·营林措施 | 第11-12页 |
| ·园址的选择 | 第11页 |
| ·调整作物布局,改善水肥管理 | 第11页 |
| ·种植抗虫品种 | 第11页 |
| ·翻树盘或深耕 | 第11-12页 |
| ·修剪防治 | 第12页 |
| ·清除枯枝落叶 | 第12页 |
| ·物理防治 | 第12-14页 |
| ·人工捕虫 | 第12-13页 |
| ·诱集害虫 | 第13页 |
| ·辐射杀虫 | 第13页 |
| ·水浸杀虫 | 第13页 |
| ·酸溶液热处理和微波杀虫 | 第13-14页 |
| ·生物防治 | 第14页 |
| ·化学防治 | 第14页 |
| ·板栗害虫的监测测报技术 | 第14-15页 |
| ·国内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 ·板栗主要害虫危害情况调查 | 第17-18页 |
| ·踏查法 | 第17页 |
| ·标准地调查法 | 第17页 |
| ·固定监测点调查 | 第17-18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 ·噻虫啉防治技术研究 | 第19-22页 |
| ·防治对象的确定 | 第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供试药剂及剂量 | 第19-20页 |
| ·施药器械及施药方法 | 第20页 |
| ·防治效果 | 第20-21页 |
| ·栗瘿蜂防治效果检查 | 第20页 |
| ·板栗桃蛀螟、栗实象和栗皮夜蛾防治效果检查 | 第20页 |
| ·板栗剪枝象甲防治效果检查 | 第20-21页 |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 ·丽水市板栗主要害虫种类 | 第22-23页 |
| ·危害严重的5种板栗主要害虫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试验 | 第23-36页 |
| ·栗瘿蜂 | 第23-27页 |
| ·栗瘿蜂的危害特征 | 第23-24页 |
| ·栗瘿蜂防治试验 | 第24-27页 |
| ·桃蛀螟 | 第27-28页 |
| ·桃蛀螟的危害特征 | 第27页 |
| ·桃蛀螟危害调查 | 第27-28页 |
| ·栗实象 | 第28页 |
| ·栗实象的危害特征 | 第28页 |
| ·栗实象危害调查 | 第28页 |
| ·栗皮夜蛾 | 第28-29页 |
| ·栗皮夜蛾的危害特征 | 第28-29页 |
| ·栗皮夜蛾危害调查 | 第29页 |
| ·板栗果实害虫防治试验 | 第29-32页 |
| ·剪枝象甲 | 第32-36页 |
| ·剪枝象甲的危害 | 第32页 |
| ·剪枝象甲防治试验 | 第32-36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丽水市板栗主要害虫种类 | 第36页 |
| ·丽水板栗5种主要害虫危害情况 | 第36页 |
| ·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板栗害虫效果 | 第36-37页 |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板栗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调查 | 第37-38页 |
| ·噻虫啉防治效果 | 第38页 |
| ·噻虫啉安全环保及残留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6页 |
| 个人简介 | 第46-47页 |
| 导师简介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