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树枝状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引言第12-13页
   ·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13-16页
     ·物理法第13-14页
     ·化学方法第14-16页
   ·银电极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第16-20页
     ·甲醛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甲醛氧化机理第18-20页
   ·银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第20-22页
     ·葡萄糖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葡萄糖氧化机理第21-22页
   ·银电极对氧的还原第22-25页
     ·氧还原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氧还原反应机理第23-25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选题的意义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2页
第二章 实验用品与方法第32-42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2-33页
     ·实验药品第32-33页
     ·实验仪器设备第33页
   ·电催化剂制备第33-34页
     ·三次蒸馏水的制备第33-34页
     ·载体的预处理第34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9页
     ·测试系统的建立第34-36页
     ·电化学测量第36-39页
   ·电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39-41页
     ·扫描电镜(SEM)第39-40页
     ·能谱分析(EDS)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第三章 树枝状纳米银电极的制备方法第42-58页
   ·引言第42-43页
   ·实验部分第43-44页
     ·仪器和试剂第43页
     ·电极的制备第43-44页
   ·结果与讨论第44-54页
     ·沉积电位对 Ag/Ti 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4-48页
     ·Ag(NH_3)_2~+浓度对 Ag 颗粒树枝状结构的影响第48-49页
     ·基体对 Ag 纳米颗粒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9-50页
     ·温度对 Ag/Ti 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0-51页
     ·方波电位对 Ag/Ti 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1-52页
     ·金属阳离子对 Ag/Ti 电极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2-54页
   ·小结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四章 树枝状纳米银电极对甲醛氧化的电活性第58-64页
   ·引言第58页
   ·实验部分第58-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Ag/Ti 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59-60页
     ·多晶 Ag 与 Ag/Ti~(-1.6)电极对甲醛氧化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0-61页
     ·Ag/Ti~(-1.6)电极对不同浓度甲醛氧化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第五章 树枝状纳米银电极对葡萄糖氧化的电活性第64-74页
   ·引言第64页
   ·实验部分第64-65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69页
     ·Ag/Ti 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第65-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第六章 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氧还原的电活性第74-108页
   ·引言第74-76页
   ·实验第76-77页
     ·试剂和仪器第76页
     ·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76-77页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104页
     ·催化剂结构表征第77-85页
     ·Ag/Cu/Ti 电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第85-90页
     ·Ag/Sn/Ti 电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第90-95页
     ·Ag/Co/Ti、Ag/聚苯胺/Ti 和 Ag/Co/聚苯胺/Ti 电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第95-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2页
   ·结论第108-110页
   ·展望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土)金属离子作用下2-取代苯并噁唑类化合物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镧、钐、铕掺杂TiO2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消除VOCs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