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 ·水稻氮素营养高效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 ·水稻氮肥使用概况 | 第12-13页 |
|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 | 第13-15页 |
| ·水稻氮素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 第15-16页 |
|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评价 | 第16-19页 |
|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基础 | 第19-22页 |
|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改良 | 第22-23页 |
| ·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及应用 | 第23-24页 |
| ·基于连锁作图的QTL定位 | 第24-25页 |
|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 | 第25-28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 2 基于一套RIL群体的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QTL的定位分析 | 第30-50页 |
| ·前言 | 第30-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QTL定位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在三种氮肥水平下的性状表现 | 第33-36页 |
| ·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主效QTL分析 | 第37-44页 |
| ·上位性QTL | 第44-46页 |
| ·讨论 | 第46-50页 |
| ·三种氮肥水平下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表型相关 | 第46-47页 |
| ·三种氮肥水平下各性状主效QTL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47-49页 |
| ·低氮肥水平下特异表达QTL | 第49-50页 |
| 3 基于中国栽培稻微核心种质的氮高效关联分析 | 第50-94页 |
| ·前言 | 第50-5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1-60页 |
| ·试验材料 | 第51-54页 |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54-55页 |
| ·性状考察 | 第55-56页 |
| ·基因型分析 | 第56页 |
| ·标记选取与分析 | 第56-59页 |
|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 | 第59页 |
| ·群体结构(Q矩阵)分析 | 第59页 |
| ·亲缘关系系数(K矩阵)分析 | 第59页 |
| ·表型数据分析 | 第59页 |
| ·关联分析 | 第59-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90页 |
| ·群体的性状表现 | 第60-64页 |
| ·核心材料的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 第64-67页 |
|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 | 第67-68页 |
| ·群体中个体间亲缘关系 | 第68页 |
| ·各位点多态性与性状间的关联 | 第68-90页 |
| ·单株穗数(PNPP)的关联定位 | 第68-70页 |
| ·穗长(PL)的关联定位 | 第70-73页 |
| ·每穗实粒数(GNPP)的关联定位 | 第73-75页 |
| ·每穗总粒数(FGPP)的关联定位 | 第75-77页 |
| ·结实率(SFP)的关联定位 | 第77-80页 |
| ·百粒重(HGW)的关联定位 | 第80-83页 |
| ·地上部生物学产量(SDW)的关联定位 | 第83-86页 |
| ·单株产量(GYPP)的关联定位 | 第86-88页 |
| ·植株含氮量(NCP)的关联定位 | 第88-90页 |
| ·讨论 | 第90-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 附录 | 第104-108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8-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