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理论第8-14页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第8-10页
  (一) 证据合法性与非法性的理解第8-9页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第9页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联系和区别第9-10页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第10-12页
  (一) 非法排除规则的积极价值第10-12页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消极价值第12页
 三、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第12-14页
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美国的确立和发展第14-19页
 一、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法理基础第14页
 二、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主要沿革第14-17页
 三、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第17-19页
  (一) 善意的例外第17页
  (二) 独立来源的例外第17页
  (三) 必然发现的例外第17页
  (四) 微弱联系的例外第17-18页
  (五) 附带使用的例外第18-19页
第三章 美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争议及其改革方向第19-28页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争议第19-22页
  (一) 批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观点第19-20页
  (二) 支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观点第20-22页
 二、废除非法证据排除的改革取向第22-24页
  (一) 废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声音解读第22-23页
  (二) 关于替代机制的司法建议第23-24页
 三、修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取向第24-28页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第25页
  (二) 对废弃派替代措施的反驳第25-26页
  (三) 改革方案—限制性措施第26-28页
第四章 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模式的思考和借鉴第28-33页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意义第28-30页
  (一)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第28-29页
  (二)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式确立第29-30页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之处第30-31页
  (一) 宪法精神体现不足第30-31页
  (二) 对非法实物证据和“毒树之果”的排除态度模糊第31页
  (三) 没有合理与详细的操作程序第31页
  (四) 没有司法体制上的辅助和保障第31页
 三、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建议第31-33页
  (一) 进一步提高法律位阶第31页
  (二) 明确非法证据实物证据和衍生证据的适用第31-32页
  (三) 进一步细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第32页
  (四)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研究
下一篇:清末监狱改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