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变频器软件系统主程序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页 |
| ·DSP 控制电机的优势 | 第8-9页 |
| ·几种电机控制方式的特点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拟采用方案 | 第10-1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11-12页 |
| 2. 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原理 | 第12-34页 |
| ·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12-18页 |
|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的提出 | 第12-14页 |
| ·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4-18页 |
| ·基于动态模型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 | 第18-23页 |
| ·按转子磁链定向及两种磁链观测模型 | 第18-22页 |
| ·无速度传感器速度辨识 | 第22页 |
|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 第22-23页 |
| ·变频调速技术 | 第23-33页 |
| ·正弦脉宽调制法 | 第23-25页 |
| ·电压空间矢量 PWM 法 | 第25-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实现 | 第34-72页 |
| ·2808 基本资源介绍及本设计中的相关配置 | 第34-43页 |
| ·基本资源 | 第34-35页 |
| ·时钟配置流程 | 第35-38页 |
| ·中断的启用和优先级配置 | 第38-40页 |
| ·总线结构 | 第40-41页 |
| ·映射地址与 CMD 文件配置 | 第41-43页 |
| ·通用 I/O 口配置 | 第43页 |
| ·电机控制相关重要模块介绍和本设计中的配置 | 第43-55页 |
| ·ePWM 模块配置 | 第43-50页 |
| ·AD 采样模块 | 第50-52页 |
| ·SCI 模块 | 第52-55页 |
| ·CCS3.3 编译中的关键问题 | 第55-57页 |
| ·本设计介绍及各部分程序框图 | 第57-66页 |
| ·头文件配置 | 第57-58页 |
| ·进入主程序前的初始化设置 | 第58页 |
| ·主程序 | 第58-60页 |
| ·定时器 T1 下溢中断程序 | 第60-63页 |
| ·AD 采样程序 | 第63页 |
| ·SCI 通讯子程序 | 第63-64页 |
| ·故障保护子程序 | 第64-65页 |
| ·CMD 文件配置 | 第65-66页 |
| ·软件调试 | 第66-69页 |
| ·程序调试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66-68页 |
| ·软件开发流程 | 第68-6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附录Ⅰ | 第73-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