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氨基酸论文

基因serA及sdaA对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积累L-丝氨酸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L-丝氨酸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第7-8页
     ·L-丝氨酸的生物学意义第7页
     ·L-丝氨酸的应用第7-8页
   ·L-丝氨酸生产概况第8页
   ·L-丝氨酸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第8-9页
   ·微生物直接发酵法合成L-丝氨酸研究进展第9-10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国内研究进展第9-10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国外研究进展第10页
   ·微生物育种第10-11页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1-13页
     ·立题意义第11-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 serA 基因序列分析第13-28页
   ·引言第13页
   ·材料和方法第13-21页
     ·菌株和质粒第13-14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14页
     ·工具酶第14页
     ·主要试剂第14-1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6页
     ·实验方法第16-20页
     ·重组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3-PGDH)的酶活力测定第20-21页
     ·L-丝氨酸对重组3-PGDH 活性的影响的测定第21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21-26页
     ·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 的serA 及serA~(Δ591) 基因的扩增第21页
     ·serA 及serA~(Δ591) 基因的测序结果及编码序列分析第21-22页
     ·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8a-serA)和BL21(pET-28a-serA~(Δ591))的构建第22-23页
     ·重组3-PGDH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23-25页
     ·两种重组3-PGDH 的酶活性、L-丝氨酸反馈抑制作用的比较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 基因serA~(Δ591) 及sdaA 功能验证第28-39页
   ·引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3页
     ·菌株和质粒第28-29页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第29页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第29-3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基因serA~(Δ591) 及serA 在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 的增强表达第33-34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与出发菌3-PGDH 粗酶比活力及其L-丝氨酸的差异第34-35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的构建第35-36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与出发菌株发酵产L-丝氨酸的差异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的构建及发酵性能初步研究第39-48页
   ·引言第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菌种第39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39-40页
     ·主要试剂第40页
     ·主要试仪器第40页
     ·菌株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 营养缺陷型的鉴定第40页
     ·分析方法第40页
     ·丙酮酸添加实验第40-41页
   ·结果和讨论第41-47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的构建第41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1-42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pJC1-tac-serA~(Δ591))种龄的确定第42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接种量的确定第42-43页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与原始菌株发酵过程比较第43-44页
     ·添加不同浓度的丙酮酸对重组菌 SYPS-062ΔsdaA(pJC1-tac-serA~(Δ591))生长及L-丝氨酸的影响第44页
     ·添加不同浓度酵母浸出液对重组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生长及L-丝氨酸的影响第44-46页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重组菌SYPS-062ΔsdaA (pJC1-tac-serA~(Δ591))生长及产L-丝氨酸的影响第46-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主要结论第48-49页
   ·论文工作的不足及今后工作的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55页
附录2:核苷酸序列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法生产壳寡糖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有机废弃物厌氧酸化混合液中有机酸的分离提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