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21页
 一、 选题的缘由第10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8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7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 研究方法第19页
 五、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第19-21页
  (一) 本文的研究重点第19页
  (二) 本文的研究难点第19-20页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一章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第21-34页
 一、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1-25页
  (一) 爱国主义的定义界定第21-23页
  (二) 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义界定第23-24页
  (三)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义界定第24-25页
 二、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5-31页
  (一) 加强国情教育和培养忧患意识第25-27页
  (二) 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第27-28页
  (三)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第28页
  (四) 我国的民族政策教育第28-29页
  (五)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教育第29-30页
  (六) 民族团结教育第30-31页
 三、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第31-34页
  (一) 民族性第31-32页
  (二) 时代性第32-33页
  (三) 地域性第33-34页
第二章 加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第34-40页
 一、 加强社会和谐和国家统一的需要第34-35页
 二、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第35-36页
 三、 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的需要第36-37页
 四、 培养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后备军的需要第37页
 五、 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第37-40页
第三章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第40-56页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第40-48页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第40-41页
  (二) 调查数据结果分析第41-48页
 二、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8-50页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第48页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不足第48-49页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性不足第49-50页
 三、 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50-56页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不足,片面追求升学率第50-51页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气息和本土性第51-52页
  (三)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第52-53页
  (四)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第53-56页
第四章 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第56-74页
 一、 提高对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力度第56-58页
  (一)合理认识民族地区中学生成长的地区特殊性第56页
  (二)充分认识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第56-57页
  (三)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因素及面临的不利影响第57-58页
 二、 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第58-64页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第58-63页
  (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第63-64页
  (三)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性第64页
 三、 选择适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第64-68页
  (一) 坚持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第65-66页
  (二) 运用情感熏陶方法第66-67页
  (三) 改进榜样教育方法第67-68页
 四、 拓展民族地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第68-74页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第68-69页
  (二)充分挖掘民族教育乡土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69-70页
  (三)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第70-74页
结束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81页
后记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学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S市X中学为例
下一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拓展就业渠道的研究--以兰州市篮球专项大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