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 学术成果 | 第11-13页 |
2、 主要史料 | 第13-15页 |
(三)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 清朝前期旌表制度的确立 | 第17-27页 |
(一) 旌表的历史渊源 | 第17-19页 |
(二) 旌表的基本内容 | 第19-27页 |
1、 旌表节孝 | 第20-21页 |
2、 旌表乐善好施 | 第21-23页 |
3、 旌表累世同居 | 第23-24页 |
4、 旌表寿民 | 第24-25页 |
5、 旌表一产三男 | 第25-27页 |
二、 晚清时期旌表制度的变迁 | 第27-56页 |
(一) 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与大规模旌表优恤殉难人员 | 第27-38页 |
1、 旌表优恤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殉难人员 | 第28-32页 |
2、 旌表优恤八国联军侵华中殉难人员 | 第32-38页 |
(二) 礼部旌表职能的演变 | 第38-42页 |
1、 礼部的旌表职能 | 第38-39页 |
2、 官制改革后旌表职能的演变 | 第39-42页 |
(三) 清末海外华人政策调整与旌表外埠华民 | 第42-51页 |
1、 清朝前中期政府对海外华人采取的政策 | 第42-43页 |
2、 晚清时期政府对海外华人政策的调整与旌表制度 | 第43-51页 |
(四) 清末修律与旌表节烈维护礼教 | 第51-56页 |
三、 晚清旌表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56-67页 |
(一) 道德教化功能突出 | 第56-61页 |
1、 大规模旌恤殉难人员 | 第56-57页 |
2、 大力度旌表节孝人员 | 第57-61页 |
(二) 敛财功利目的增强 | 第61-67页 |
1、 用旌表的形式吸纳海外华人的资金 | 第62-63页 |
2、 用改变旌表细则来多方筹措资金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