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8-2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社会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 第18-20页 |
·分类管理的特定内涵 | 第20-21页 |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内涵 | 第21-22页 |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差异化理论 | 第22页 |
·志愿失灵理论 | 第22-23页 |
·组织的合法性理论 | 第23-24页 |
·治理与善治理论 | 第24-25页 |
·新时期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7页 |
·分类管理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路径方向 | 第25页 |
·解决当前社会组织管理问题的现实需要 | 第25-26页 |
·新时期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 第26-27页 |
第3章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初步探索 | 第27-29页 |
·北京“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 | 第27-28页 |
·深圳进行社会组织分类指导探索 | 第28-29页 |
·我国社会组织实现分类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29-33页 |
·行政干预过深 | 第30页 |
·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危机 | 第30页 |
·管理职责不明 | 第30-31页 |
·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社会组织的政府性与营利性偏向严重 | 第32页 |
·社会组织监管漏洞 | 第32-33页 |
·我国社会组织实现分类管理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政府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 第33-34页 |
·现行社会组织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4页 |
·缺乏制度政策保障 | 第34-36页 |
·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 第36-37页 |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第4章 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国际经验借鉴 | 第38-46页 |
·国外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做法 | 第38-42页 |
·美国以税收为依据推动社会组织分类管理 | 第38-39页 |
·英国立法保障社会组织实施分类管理 | 第39-40页 |
·德国制度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分类管理 | 第40-42页 |
·国外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42-46页 |
·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和框架完整 | 第42-43页 |
·用财政税收杠杆引导和调节社会组织的活动 | 第43页 |
·完整的制度体系确保有效管理社会组织 | 第43-44页 |
·多元监督形式相结合 | 第44-46页 |
第5章 促进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的路径选择 | 第46-53页 |
·创新社会组织分类管理理念 | 第46-47页 |
·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 第46页 |
·树立分类管理思想 | 第46-47页 |
·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相关立法 | 第47-48页 |
·适时推出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法律 | 第47-48页 |
·完善社会组织相关的配套法规 | 第48页 |
·政府创新实施分类管理的制度环境 | 第48-50页 |
·探索社会组织分类登记管理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社会组织分类培育支持体系 | 第49-50页 |
·逐步完善税收监管制度 | 第50页 |
·优化社会组织运行机制 | 第50-51页 |
·社会组织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第51页 |
·健全社会组织利益表达机制 | 第51页 |
·健全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机制 | 第51-53页 |
·转变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方式 | 第51-52页 |
·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能力 | 第52页 |
·完善社会监督与第三方监督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