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评述第13-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对国内外研究学者研究成果的的评述第16-17页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第18-19页
2、乡村治理结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9-2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乡村治理第19页
     ·乡村治理模式第19-20页
     ·乡村治理结构第20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4页
     ·治理理论第20页
     ·公共物品提供理论第20-21页
     ·社会冲突论第21-22页
     ·博弈论第22-23页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23-24页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对乡村治理结构的要求第24-3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第24-25页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第25-29页
     ·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第25-26页
     ·农村青年大量外流,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第26-27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不足,覆盖率较低第27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发展缓慢、农民权利不能有效行使第27-29页
   ·新农村建设对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要求第29-31页
4、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现状及其评析第31-38页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第31-33页
     ·以“政治任务”为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1949-1956)第31页
     ·以“以农促工”为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1957-1978)第31页
     ·以“放权自治”为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1979-1992)第31-32页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乡村治理结构(1992-至今)第32-33页
   ·我国乡村治理的类型和现状第33-36页
     ·我国乡村治理的类型第33-34页
     ·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现状第34-36页
   ·对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评析第36-38页
5、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38-44页
   ·我国乡村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第38-40页
     ·乡村公共物品提供滞后,村容村貌变化缓慢第38页
     ·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民生活不够宽裕第38-39页
     ·乡村组织动员能力下降,合作经营功能退化第39页
     ·乡村各个行为主体之间权能失衡、民主进程推进缓慢第39-40页
   ·原因分析第40-44页
     ·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导致供给结构的失衡第40-41页
     ·乡村治理在机构职能设置上责任不明、效率低下第41页
     ·财权与事权的分配非均衡第41页
     ·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第41-42页
     ·乡村村民自组织建设的缺位第42-44页
6、国内外乡村治理经验以及对改革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启示第44-51页
   ·国内外乡村治理经验第44-48页
     ·以“政府援建”为特征的韩国乡村治理第44-45页
     ·以“多元主义”为特征的美国乡村治理第45-46页
     ·以“权利让与”为特征的法国乡村治理第46-47页
     ·以“系统化”为特征的台湾乡村治理第47-48页
   ·国内外乡村治理经验对改革我国治理结构的启示第48-51页
     ·乡村治理中的机构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设置第48页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设计应注重传统文脉的传承第48-49页
     ·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应注重集权与授权的统一第49-50页
     ·乡村治理结构的运行应注重制度化、保证持续性第50-51页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具体措施第51-56页
   ·理顺乡村权力关系,明确各自职能范围第51页
   ·深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第51-52页
   ·加强乡镇制度建设,加快制度改革步伐第52-53页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民自治第53-54页
   ·大力发展乡村自组织建设,形成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第54-56页
8、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第6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以黑龙江省雅尔塞镇为例
下一篇:对法律虚无主义的解析--以海德格尔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