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卫星导航系统论文

实用化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背景及选题依据第12-13页
   ·研究现状第13-16页
   ·本文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导航接收机抗干扰基本原理第18-26页
   ·抗干扰接收机的一般模型第18-19页
   ·信号接收模型第19-20页
   ·常用的抗干扰技术第20-22页
     ·时域抗干扰技术第20页
     ·频域抗干扰技术第20-21页
     ·空域抗干扰技术第21-22页
   ·空时抗干扰技术第22-25页
     ·空时抗干扰基本原理第22-23页
     ·权值更新算法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通道隔离度对接收机抗干扰性能的影响第26-36页
   ·射频通道隔离度分析模型第26-28页
     ·通道隔离度的概念第26-27页
     ·互耦条件下阵列接收模型第27-28页
   ·通道隔离度对输出信干噪比的影响第28-29页
   ·数值分析第29-33页
     ·分析条件第29页
     ·分析结果第29-3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3页
   ·抗干扰接收机通道隔离度设计需求分析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抗干扰接收机中频输出功率优化设计第36-52页
   ·抗干扰接收机AGC工作原理第36-37页
   ·ADC量化损耗分析第37-41页
     ·分析模型第37-38页
     ·量化模型第38-40页
     ·无干扰条件下量化损耗仿真分析第40-41页
   ·干扰样式对中频输出功率的影响第41-47页
     ·单频干扰第41-43页
     ·高斯窄带干扰第43-45页
     ·高斯宽带干扰第45-46页
     ·对比分析第46-47页
   ·最优中频功率实测结果第47-50页
     ·测试方法第47-48页
     ·测试结果第48-50页
     ·结果分析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ADC动态有效位测量及其影响分析第52-60页
   ·ADC动态有效位的测量方法第52-54页
     ·常用测量方法第52-53页
     ·基于解扩输出载噪比的测量方法第53页
     ·测量方法对比第53-54页
   ·直流偏置对ADC动态有效位的影响第54-57页
     ·直流偏置产生机理分析第54-55页
     ·理论分析第55-56页
     ·实测结果第56-57页
   ·ADC动态有效位对接收机抗干扰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仿真条件第58页
     ·仿真结果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0-62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60-61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进制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容延容断网络中基于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