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会议系统应用研究和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页 |
| ·国内外电话会议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10页 |
| ·本人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电话会议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38页 |
| ·电话会议系统介绍 | 第11-16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简介 | 第11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组网 | 第11-14页 |
| ·电话会议系统总体结构 | 第14-16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特点 | 第16-20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硬件系统 | 第20-21页 |
| ·硬件层次介绍 | 第20-21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结构 | 第21-26页 |
| ·呼叫信令流程 | 第21-23页 |
| ·软件架构 | 第23-26页 |
| ·电话会议系统功能 | 第26-38页 |
| ·平台支撑功能 | 第26页 |
| ·平台服务功能 | 第26-27页 |
| ·系统维护管理 | 第27-29页 |
| ·计费功能 | 第29-31页 |
| ·远程控制功能 | 第31-38页 |
| 第三章 中国铁通电话会议系统需求分析 | 第38-55页 |
| ·中国铁通现状 | 第38-40页 |
|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 第38页 |
|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网络现状 | 第38-40页 |
| ·建设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 ·建设的可行性 | 第41页 |
| ·电话会议系统容量 | 第41-42页 |
| ·电话会议系统功能需求 | 第42-47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的用户 | 第42页 |
| ·电话会议系统的业务类型 | 第42页 |
| ·会议类型 | 第42-43页 |
| ·会议电话申请模式 | 第43页 |
| ·会议召集方式 | 第43页 |
| ·会议主持模式 | 第43页 |
| ·通话模式 | 第43页 |
| ·会议管理控制模式 | 第43-44页 |
| ·会议管理级别 | 第44页 |
| ·会议会场功能 | 第44-45页 |
| ·会议结束方式 | 第45页 |
| ·会议电话卡管理 | 第45-46页 |
| ·会议通知 | 第46页 |
| ·会议更改 | 第46页 |
| ·账单查询方式 | 第46页 |
| ·WEB功能 | 第46-47页 |
| ·电话会议系统业务流程 | 第47-53页 |
| ·呼入流程 | 第47-48页 |
| ·管理流程 | 第48-51页 |
| ·收听会议录音流程 | 第51-52页 |
| ·立即会议流程 | 第52-53页 |
| ·参加会议流程 | 第53页 |
| ·计费 | 第53-55页 |
| ·计费及摊分 | 第53页 |
| ·资费政策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中国铁通电话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 第55-63页 |
| ·总体设计原则 | 第55页 |
| ·设计方案 | 第55-63页 |
| ·话路接入方案 | 第55-56页 |
| ·组网方案 | 第56-60页 |
| ·信令链路的路由选择 | 第60页 |
| ·系统中继配置 | 第60-61页 |
| ·计费方式 | 第61页 |
| ·平台与其他系统接口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中国铁通电话会议系统工程实施与测试 | 第63-70页 |
| ·工程实施 | 第63-67页 |
| ·系统组成及功能 | 第63-64页 |
| ·网络结构 | 第64-65页 |
| ·电话会议平台的软硬件数量及配置 | 第65页 |
| ·与互联网的连接及IP地址 | 第65-66页 |
| ·话路接入和中继配置 | 第66页 |
| ·信令链路的设置 | 第66页 |
| ·供电及接地 | 第66-67页 |
| ·设备布置平面 | 第67页 |
| ·走线方式及布线原则 | 第67页 |
| ·软件配置 | 第67页 |
| ·测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 | 第67-70页 |
| 第六章 中国铁通电话会议系统运营分析 | 第70-73页 |
| ·投资情况 | 第70页 |
| ·运营情况 | 第70-71页 |
| ·运营现状 | 第70-71页 |
| ·预期展望 | 第71页 |
| ·运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 | 第71-73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3-74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