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国防战略思想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杨杰国防战略思想产生的背景分析 | 第14-21页 |
| ·世界军事学术的影响 | 第14-16页 |
| ·中国古典传统兵学思想的熏陶 | 第16-17页 |
| ·军事院校教育实践的长期摸索 | 第17-18页 |
| ·军事和国防实践的理论升华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全体性国防思想 | 第21-29页 |
| ·国家总动员的国防体制设想 | 第21-22页 |
| ·集中一切力量的国防建设方法 | 第22-27页 |
| ·把握“神经枢纽”,建设立体国防 | 第23页 |
| ·建设“动员人民、凝聚战斗力”的国防政治 | 第23-24页 |
| ·着眼于物质的国防经济建设 | 第24-26页 |
| ·文化建设的重点在教育上 | 第26-27页 |
| ·“统筹全局、把握平衡”的国防实施方略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人民国防思想 | 第29-36页 |
| ·没有人民参与的国防不是真正的国防 | 第29-30页 |
| ·消灭阶级对立,建设真正的人民国防 | 第30-31页 |
| ·融合理论与实践,确立人民国防思想 | 第31-32页 |
| ·培养“救国之鉴识,御外侮之本能”的“国防人” | 第32-36页 |
| ·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 第33-34页 |
|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 第34-35页 |
| ·主张建立科学的军官培养制度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国防建设重点的战略选择 | 第36-40页 |
| ·国防建设要把握时代、特殊、重心 | 第36-37页 |
| ·实现农业国家的工业化 | 第37-38页 |
| ·实行大陆性国防建设原则 | 第38-40页 |
| 第六章 杨杰国防战略思想的评析 | 第40-51页 |
| ·杨杰国防战略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40-44页 |
| ·开拓了认识现代国防的视野 | 第40-41页 |
| ·在指导抗日战争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第41-42页 |
| ·人民国防思想已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国防观 | 第42-43页 |
| ·融会中西,构建中国特色国防战略 | 第43-44页 |
| ·杨杰国防战略思想的局限性 | 第44-47页 |
| ·在反映和分析战争的阶级本质上略显不足 | 第44-45页 |
| ·对于一些国防建设问题认识稍显片面 | 第45-46页 |
| ·受日德军国主义影响较明显 | 第46-47页 |
| ·杨杰国防战略思想的启示 | 第47-51页 |
| ·国防战略理论的发展要把握时代特色 | 第47-48页 |
| ·国防建设途径要把握国情和特点 | 第48页 |
| ·培育当代“国防人” | 第48-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