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我国新时期人地和谐发展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页
   ·研究状况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学者研究第12-14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概述第16-30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历史沿革第16-20页
     ·形成背景与理论渊源第16-18页
     ·形成过程与理论形态第18-20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0-2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第21-22页
     ·对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第22-23页
     ·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的构想第23-24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第24-27页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生态观第24-25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共通性第25-27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当代意义第27-30页
     ·拓展了生态学研究的新领域第27页
     ·指出了解决全球化生态危机的大方向第27-28页
     ·提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第28-30页
第3章 我国新时期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困境及经验教训第30-41页
   ·我国新时期人地关系紧张现状第30-34页
     ·人口与土地的自然条件第30-31页
     ·人与土地的矛盾第31-33页
     ·土地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反作用第33-34页
   ·我国新时期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第34-36页
     ·经济原因第34-35页
     ·政策原因第35-36页
     ·观念原因第36页
   ·建国以来我国处理人地关系的经验教训第36-41页
     ·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探索第36-39页
     ·探索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第39-41页
第4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启示下我国人地和谐发展的对策第41-52页
   ·树立科学合理生态价值观第41-43页
     ·科学领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第41-42页
     ·合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点第42-43页
     ·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发展观第43页
   ·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第43-46页
     ·保住耕地红线第43-44页
     ·优化土地结构调整第44-45页
     ·科学规划城市用地第45-46页
   ·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第46-48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第46-47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47页
     ·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第47-48页
   ·强化法律保障第48-52页
     ·创新土地保护制度第48-50页
     ·健全生态法律体系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腐败风险防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