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52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土的结构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黄土的结构性及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基于细观形态学理论的黄土结构性研究 | 第27-29页 |
·基于固体力学理论的黄土结构性研究 | 第29-30页 |
·基于土力学理论的黄土结构性研究 | 第30-3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33-3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52页 |
第二章 黄土的结构性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52-88页 |
·前言 | 第52页 |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第52-53页 |
·试样的来源及基本性质 | 第52-53页 |
·颗粒分析试验 | 第53页 |
·黄土的结构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第53-62页 |
·试验设计 | 第54-56页 |
·试样制备 | 第56-57页 |
·试验设备 | 第57-60页 |
·试验步骤 | 第60-62页 |
·试验成果及分析 | 第62-84页 |
·压缩试验成果及分析 | 第62-68页 |
·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三章 结构性黄土力学特性的细观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 第88-122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89-93页 |
·颗粒流方法的特点及解题途径 | 第93-95页 |
·颗粒流方法的特点 | 第93-94页 |
·颗粒流方法的解题途径 | 第94-95页 |
·结构性黄土力学特性的细观数值模拟 | 第95-112页 |
·黄土颗粒的接触本构模型 | 第99-104页 |
·细观试验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104-108页 |
·双轴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108-109页 |
·模拟数据的记录 | 第109-11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1-112页 |
·联结特征对结构性黄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颗粒切向接触刚度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颗粒法向接触刚度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第114页 |
·摩擦系数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排列特征对结构性黄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第四章 结构性黄土的压缩特性及一维扰动状态压缩模型研究 | 第122-148页 |
·引言 | 第122页 |
·结构屈服压力和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方法 | 第122-126页 |
·结构性黄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 | 第126-132页 |
·含水量对结构屈服压力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含水量对先期固结压力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含水量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 第134-136页 |
·结构性黄土的一维扰动状态压缩模型 | 第136-141页 |
·结构性黄土的扰动状态压缩模型的建立 | 第137-138页 |
·扰动函数的演化规律研究 | 第138-141页 |
·模型验证 | 第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8页 |
第五章 结构性黄土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 | 第148-186页 |
·引言 | 第148页 |
·扰动状态理论 | 第148-155页 |
·扰动状态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151-153页 |
·扰动状态理论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 第153-155页 |
·结构性黄土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 | 第155-180页 |
·基本假定 | 第155页 |
·相对完整状态本构模型 | 第155-156页 |
·完全调整状态本构模型 | 第156-160页 |
·单参数扰动函数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 第160-167页 |
·双参数扰动函数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 第167-178页 |
·扰动状态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178-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6页 |
第六章 结构性黄土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的应用 | 第186-202页 |
·引言 | 第186页 |
·黄土的扰动状态本构模型在 ABAQUS 软件中的实现 | 第186-192页 |
·试验验证 | 第192-193页 |
·算例验证 | 第193-198页 |
·黄土地区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室内模型试验 | 第193-195页 |
·计算模型 | 第195-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0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202-208页 |
·结论 | 第202-206页 |
·展望 | 第206-208页 |
致谢 | 第208-210页 |
附录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