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活动轮廓模型算法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图像应用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页
   ·传统的分割方法第14-16页
     ·边缘检测第15页
     ·阈值处理第15-16页
     ·区域生长,分离和合并第16页
     ·分水岭算法第16页
   ·活动轮廓模型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第16-22页
     ·原始活动轮廓模型第17-18页
     ·距离向量流活动轮廓模型第18页
     ·梯度向量流活动轮廓模型第18-19页
     ·带电粒子模型第19-20页
     ·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第20页
     ·自由边界模型第20-21页
     ·无边缘活动轮廓模型第21页
     ·最短路径算法第21-2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第22-24页
第二章 基于偏移场的全局活动轮廓模型第24-37页
   ·引言第24-25页
   ·基于偏移场的全局活动轮廓模型第25-27页
   ·基于水平集函数的优化方法第27-28页
   ·全局最小化方法第28-29页
   ·E,解的存在性和快速数值算法第29-30页
   ·实验结果第30-35页
     ·基本性质第30-31页
     ·与无边缘活动轮廓模型的比较第31-32页
     ·与局部区域活动轮廓模型的比较第32-33页
     ·与基于水平集的局部聚类的比较第33-35页
   ·本文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图割算法的归一化耦合曲线活动轮廓模型第37-52页
   ·引言第37-38页
   ·相关工作第38-40页
     ·耦合曲线活动轮廓模型第38页
     ·图割第38页
     ·图割测度第38-40页
   ·本文的方法第40-44页
     ·归一化耦合曲线活动轮廓模型第40-41页
     ·归一化耦合曲线活动轮廓模型离散表示第41-42页
     ·图的构建第42-44页
   ·实验第44-50页
     ·基本性质第44-48页
     ·与基于图割算法的非归一化耦合曲线模型的对比第48页
     ·应用于医学图像第48页
     ·运算时间第48-50页
   ·本章小节第50-52页
第四章 基于轮廓波的活动轮廓模型第52-61页
   ·引言第52页
   ·加权无边缘活动轮廓模型第52-53页
   ·轮廓波变换第53页
   ·本章提出的算法第53-55页
   ·实验第55-59页
     ·初始化位置第56-57页
     ·收敛性第57-58页
     ·医学图像分割结果第58页
     ·运行时间第58-59页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工作总结第61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第70-7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潍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垂直协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Bootstrapping的领域知识自动抽取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