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婚前按揭房的权属及补偿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8-9页 |
一、案例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一) 案例材料 | 第9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二、婚前按揭房屋及婚后增值部分的权属问题分析 | 第11-20页 |
(一) 按揭房的含义、性质和法律关系 | 第11-13页 |
1. 按揭房的含义 | 第11页 |
2. 按揭房的性质 | 第11-12页 |
3. 我国按揭房中的法律关系 | 第12-13页 |
(二) 我国个人婚前按揭房的权属问题分析 | 第13-16页 |
1. 婚前取得房产证 | 第13-15页 |
2. 婚后取得房产证 | 第15-16页 |
3. 离婚时尚未取得房产证 | 第16页 |
(三) 父母出资按揭房的权属 | 第16-17页 |
1. 双方父母出资,登记在男女双方名下 | 第16-17页 |
2. 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自己名下 | 第17页 |
(四) 离婚时按揭房增值部分的性质和权属 | 第17-19页 |
1. 按揭房增值部分的性质 | 第17-18页 |
2. 按揭房增值部分的权属 | 第18-19页 |
(五) 案例分析 | 第19-20页 |
三、婚前按揭房补偿中所存在的瑕疵 | 第20-25页 |
(一) 补偿的含义 | 第20页 |
(二) 补偿的原因 | 第20-21页 |
(三) 补偿案例 | 第21页 |
(四) 补偿中所存在的瑕疵 | 第21-25页 |
1. 补偿的规定模糊 | 第22页 |
2. 补偿难执行 | 第22-23页 |
3. 婚姻关系不稳定 | 第23-24页 |
4. 严重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 | 第24页 |
5 与中国的传统婚姻相去甚远 | 第24-25页 |
四、一方婚前购买房屋权属规制的完善和补偿建议 | 第25-30页 |
(一) 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 第25-26页 |
(二)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 第26-27页 |
(三) 应充分考虑到配偶的贡献 | 第27-28页 |
(四) 变补偿为按份共有 | 第28页 |
(五) 赋予法院必要的自由量裁权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