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互构--河南回族社区水南关村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1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四节 相关理论及研究动态 | 第8-17页 |
第二章 水南关村的人文地理概况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第17页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17-20页 |
第三节 文化特征 | 第20-27页 |
第三章 水南关村生计方式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迁 | 第27-36页 |
第一节 薄田、作坊、买卖——维持生活 | 第27-28页 |
第二节"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富裕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改制"与"流转"——再创辉煌 | 第31-36页 |
第四章 经历者的故事——典型个案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村办集体经济倡导者和先行者:买望真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引领者和阐述者:马福军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新时期社区发展模式的开创者:丁树忠 | 第40-41页 |
第四节 社区典型发展特点的论述者:李华英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水南关村发展模式的表征与分析 | 第43-61页 |
第一节 亦农亦工商、以工商为主的生计方式 | 第43-45页 |
第二节 伊斯兰文化重商理念的传承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族内整合发展的实践 | 第48-53页 |
第四节 族际关系调试的成果 | 第53-56页 |
第五节 社区发展与国家互动 | 第56-61页 |
第六章 水南关村发展模式引起的思考 | 第61-65页 |
一、整合—族内情感维系和社区资源优化的选择 | 第61-62页 |
二、互构—国家与社区、社区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 | 第62-63页 |
三、几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