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及其文学形象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第一章 东方朔生平事迹考述 | 第20-58页 |
第一节 东方朔的籍里、生卒年 | 第20-31页 |
一、东方朔籍里 | 第20-21页 |
二、东方朔生年 | 第21-23页 |
三、东方朔卒年考 | 第23-31页 |
第二节 东方朔生平事迹考证 | 第31-45页 |
一、谏止董偃入宣室考 | 第32-35页 |
二、智辨驺牙考 | 第35-36页 |
三、贺诛昭平君考 | 第36-38页 |
四、答帝问才考 | 第38-43页 |
五、《答客难》作年考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东方朔的生平经历 | 第45-58页 |
一、孜孜勤学期 | 第45-48页 |
二、积极仕宦期 | 第48-55页 |
三、消极宦隐期 | 第55-58页 |
第二章 东方朔交游考述 | 第58-78页 |
第一节 东方朔与汉武帝交游考 | 第58-64页 |
第二节 东方朔与汉武帝重臣交游考 | 第64-70页 |
一、东方朔与公孙弘 | 第64-67页 |
二、东方朔与霍去病 | 第67-68页 |
三、东方朔与汉武帝其它重臣 | 第68-70页 |
第三节 东方朔与汉武帝弄臣交游考 | 第70-78页 |
一、东方朔与郭舍人 | 第70-75页 |
二、东方朔与枚皋 | 第75-78页 |
第三章 东方朔政治失意探源 | 第78-94页 |
第一节 东方朔诙谐、放诞本性所限 | 第79-81页 |
第二节 东方朔谏诤之言所限 | 第81-85页 |
第三节 汉武帝的用人政策所限 | 第85-94页 |
第四章 东方朔的创作成就 | 第94-134页 |
第一节 东方朔作品结集及“二十篇”考论 | 第94-100页 |
一、东方朔作品结集 | 第94-97页 |
二、东方朔“二十篇”考论 | 第97-100页 |
第二节 东方朔作品考辨 | 第100-116页 |
一、《史记》、《汉书》载录之文 | 第100-103页 |
二、《文心雕龙》所提之文 | 第103-105页 |
三、其它史籍载录之文 | 第105-116页 |
第三节 东方朔的创作成就 | 第116-134页 |
一、类型多样的文学体裁 | 第116-128页 |
二、独具特色的创作成就 | 第128-134页 |
第五章 后世作品中的东方朔人物形象演变 | 第134-166页 |
第一节 两汉期间作品中的东方朔形象 | 第134-152页 |
一、此期关于东方朔故事的古籍及文献特点 | 第134-137页 |
二、关于《东方朔别传》 | 第137-141页 |
三、《东方朔别传》的内容特色 | 第141-146页 |
四、《东方朔别传》中的人物形象 | 第146-152页 |
第二节 魏晋六朝期作品中的东方朔形象 | 第152-159页 |
一、此期关于东方朔故事的古籍文献及特点 | 第152-153页 |
二、此期作品中的东方朔人物形象特点 | 第153-159页 |
第三节 唐宋文籍中的东方朔形象 | 第159-161页 |
第四节 明清戏曲中的东方朔形象 | 第161-163页 |
小结 | 第163-166页 |
结论 | 第166-170页 |
附录1:东方朔生平事迹简表 | 第170-174页 |
附录2:《东方朔别传》辑佚 | 第174-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91-192页 |
致谢 | 第192-193页 |
个人简历 | 第193-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