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企业并购模式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横向并购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纵向并购研究综述 | 第19页 |
·混合并购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综述 | 第20-27页 |
·事件研究法综述 | 第20-23页 |
·会计研究法综述 | 第23-2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企业并购模式效率理论分析 | 第28-44页 |
·横向并购的效应分析 | 第28-32页 |
·企业最佳规模分析 | 第28-30页 |
·横向并购的正效应 | 第30页 |
·横向并购的负效应 | 第30-32页 |
·纵向并购的效应分析 | 第32-35页 |
·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纵向并购的正效应 | 第34-35页 |
·纵向并购的负效应 | 第35页 |
·混合并购的效应分析 | 第35-39页 |
·混合并购的正效应 | 第36-38页 |
·混合并购的负效应 | 第38-39页 |
·企业并购的实现方式 | 第39-42页 |
·股权收购 | 第39页 |
·资产收购 | 第39-40页 |
·企业兼并 | 第40-42页 |
·企业并购模式的选择原则 | 第42-44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42页 |
·与企业情况、行业特征相适应原则 | 第42页 |
·可操作原则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44-68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44页 |
·研究假设 | 第44-45页 |
·选取样本及财务指标 | 第45-49页 |
·样本选取 | 第45-47页 |
·财务指标选取 | 第47-49页 |
·实证设计与建立模型 | 第49-51页 |
·因子分析的原理 | 第49页 |
·实证研究步骤 | 第49-51页 |
·实证检验 | 第51-57页 |
·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 第51-53页 |
·主成分分析提取主因子 | 第53-57页 |
·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得分模型 | 第5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66页 |
·收购方、目标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 第58-60页 |
·收购方股权并购模式绩效分析 | 第60-61页 |
·收购方资产并购模式绩效分析 | 第61-62页 |
·横向并购绩效分析 | 第62-63页 |
·纵向并购绩效分析 | 第63-64页 |
·混合并购绩效分析 | 第64-65页 |
·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比较分析 | 第65-66页 |
·实证研究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第68-77页 |
·研究结论 | 第68-70页 |
·对策建议 | 第70-76页 |
·基于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70-71页 |
·基于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71-75页 |
·基于社会中介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75-76页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