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态教材技术平台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传统教材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研究综述和动态教材内涵 | 第17-28页 |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教材 | 第17页 |
·电子教材 | 第17-18页 |
·立体化教材 | 第18页 |
·动态教材 | 第18-19页 |
·动态教材相关研究 | 第19-24页 |
·电子教材及发展阶段研究 | 第19页 |
·高校教材建设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国外动态教材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动态教材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动态教材的内涵研究 | 第24-28页 |
·动态教材的概念与意义 | 第24页 |
·动态教材的特征 | 第24-25页 |
·动态教材的教材应用流程 | 第25-26页 |
·动态教材的教材建设模式 | 第26-28页 |
3 系统分析 | 第28-39页 |
·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9-31页 |
·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系统流程分析 | 第32页 |
·业务流程分析 | 第32-36页 |
·教材应用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33-35页 |
·教材建设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 第35-36页 |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分析 | 第36-39页 |
·1 .NET优势分析 | 第36-37页 |
·B/S结构优势分析 | 第37-39页 |
4 系统设计 | 第39-49页 |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39-40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9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系统总体体系结构 | 第40页 |
·角色访问的功能设计 | 第40-41页 |
·系统架构分析设计 | 第41-42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2-46页 |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第42-44页 |
·系统数据库逻辑关系设计 | 第44页 |
·视图及触发器的设计 | 第44-46页 |
·系统详细设计 | 第46-49页 |
·教材创建设计 | 第46页 |
·教材应用设计 | 第46-48页 |
·教材管理设计 | 第48-49页 |
5 系统实现 | 第49-62页 |
·教材建设系统实现 | 第49-55页 |
·树形教材章节的创建 | 第49-50页 |
·章节教材内容的创建 | 第50-51页 |
·教材内容管理 | 第51-54页 |
·教材知识版本比较与替换 | 第54-55页 |
·教材应用系统实现 | 第55-60页 |
·教师教材的创建 | 第56-57页 |
·教材“二次开发” | 第57-59页 |
·学生对教材的应用 | 第59-60页 |
·用户管理实现 | 第60-62页 |
·用户审核并发送邮件 | 第60-61页 |
·用户角色转换 | 第61-62页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2-65页 |
·黑盒测试 | 第62页 |
·测试计划 | 第62-63页 |
·测试设计 | 第63-64页 |
·测试分析与建议 | 第64-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主要观点 | 第65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中文部分 | 第67-68页 |
英文部分 | 第68-70页 |
附录1 数据表 | 第70-77页 |
附录2 文本比较代码 | 第77-81页 |
附录3 视频播放代码 | 第81-84页 |
附录4 测试报告 | 第84-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