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罐施食科仪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 西欧及北美汉学界的研究现状评析 | 第11-12页 |
(2) 日本汉学界的研究现状评析 | 第12页 |
(3) 台港地区的研究现状评析 | 第12-13页 |
(4) 中国大陆学界的研究现状评析 | 第13-16页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 历史学方法 | 第16页 |
(2) 结构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3) 文献学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铁罐施食科仪的来历 | 第18-21页 |
第二章、铁罐施食科仪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第一节、神灵系统 | 第21-23页 |
第二节、全真教性命观与铁罐施食科仪关系 | 第23-25页 |
第三章、铁罐施食科仪的要素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法器类与手段类 | 第25-31页 |
(1) 铜镜 | 第25页 |
(2) 法尺 | 第25-26页 |
(3) 灵幡 | 第26页 |
(4) 法扇 | 第26页 |
(5) 法杖 | 第26-27页 |
(6) 水盂 | 第27页 |
(7) 符、咒、印 | 第27-31页 |
第二节、供品类 | 第31-33页 |
第三节、动态要素 | 第33-35页 |
第四章、铁罐施食科仪的行持过程 | 第35-46页 |
第一节、建坛 | 第35-36页 |
第二节、变神为太乙救苦天尊 | 第36页 |
第三节、破狱 | 第36-37页 |
第四节、普召诸魂 | 第37-38页 |
第五节、五供养 | 第38-39页 |
第六节、宣牒 | 第39-40页 |
第七节、亡魂沐浴 | 第40页 |
第八节、解冤释仇 | 第40-42页 |
第九节、施食 | 第42-43页 |
第十节、宣三皈依九戒 | 第43-44页 |
第十一节、授宝篆 | 第44-45页 |
第十二节、亡魂往生仙界 | 第45-46页 |
结语、铁罐施食科仪的社会历史思想 | 第46-49页 |
第一节、济度与平等思想 | 第46-47页 |
第二节、三教融合思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