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耐药菌十五元氮杂大环内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2页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第14-15页 |
·大环内酯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第17-19页 |
·核糖体修饰或突变机制 | 第17-18页 |
·外排机制 | 第18-19页 |
·钝化酶机制 | 第19页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历程 | 第19-31页 |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第19-20页 |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第20-22页 |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第22-26页 |
·其他结构类型的十五元大环内酯衍生物 | 第26-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2-36页 |
·母核的选择 | 第33页 |
·侧链的选择 | 第33页 |
·设计思想 | 第33-34页 |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4-36页 |
·J系列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4-35页 |
·K系列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5页 |
·L系列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6-75页 |
·J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7-45页 |
·K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5-54页 |
·L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4-72页 |
·侧链的合成 | 第72-73页 |
·讨论 | 第73-75页 |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75-85页 |
·实验原理 | 第75页 |
·实验材料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测定结果 | 第76-81页 |
·讨论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总结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Ⅰ 目标化合物结构及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 第96-111页 |
附录Ⅱ 目标化合物IR、~1H-NMR、MS解析 | 第111-15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7-15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