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4-43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城市史及城市下层社会研究透视 | 第17-28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社会调控理论概述 | 第28-35页 |
一、社会调控的涵义、目标 | 第28-31页 |
二、有关社会控制的概念和理论 | 第31-3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 | 第35-3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二、学术价值 | 第38-39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 第39-4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39-42页 |
二、文章架构 | 第42-43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概说 | 第43-68页 |
第一节 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分析 | 第43-59页 |
一、近代山东城市化与城市社会结构的重构 | 第43-55页 |
二、社会分层理论与近代山东城市社会分层 | 第55-59页 |
第二节 城市下层社会的构成与状况 | 第59-68页 |
一、城市下层社会的结构与分布 | 第59-61页 |
二、城市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 第61-68页 |
第三章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 | 第68-114页 |
第一节 社会调控机构——行政管理体系 | 第68-75页 |
第二节 社会调控机构——军队、警察与特务 | 第75-88页 |
一、军队 | 第75-79页 |
二、警察 | 第79-87页 |
三、特务 | 第87-88页 |
第三节 法律与规章 | 第88-96页 |
第四节 思想文化与社会规范控制 | 第96-105页 |
第五节 社会救济与慈善活动 | 第105-114页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 | 第114-173页 |
第一节 社会调控机构——行政管理体系 | 第114-127页 |
第二节 社会调控机构——军队、警察与特务 | 第127-145页 |
一、军队 | 第127-133页 |
二、警察 | 第133-140页 |
三、特务 | 第140-145页 |
第三节 法律与规章 | 第145-151页 |
第四节 思想文化与社会规范控制 | 第151-158页 |
第五节 社会救济与慈善活动 | 第158-173页 |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政权对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 | 第173-210页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第173-181页 |
第二节 军队、宪兵、警察和特务 | 第181-194页 |
一、日伪军队 | 第181-185页 |
二、日本宪兵 | 第185-186页 |
三、伪警察 | 第186-190页 |
四、日伪特务 | 第190-194页 |
第三节 奴化宣传教育活动 | 第194-21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210-21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15-228页 |
致谢 | 第228-2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29-23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