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校园伤害的界定及类型 | 第11-16页 |
(一) 校园伤害的界定 | 第11页 |
(二) 校园伤害的特征 | 第11-12页 |
1. 受害主体单一化 | 第12页 |
2. 侵权主体多样化 | 第12页 |
3. 发生时间特定化 | 第12页 |
4. 法律规定原则化 | 第12页 |
(三) 校园伤害的类型化分析 | 第12-16页 |
二、我国校园伤害案件的预防与救济体系 | 第16-20页 |
(一) 目前校园伤害案件处理上的主要途径 | 第16页 |
(二) 我国校园伤害案件频发的现状及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三) 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17-20页 |
三、国外校园伤害预防与救济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2页 |
(一) 美国政府方面的措施 | 第20-21页 |
1. 美国的职员赔偿责任制度 | 第20页 |
2. 建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专项计划 | 第20-21页 |
(二) 日本政府在校园伤害的预防上的具体措施 | 第21-22页 |
四、校园伤害案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的完善建议 | 第22-29页 |
(一) 预防机制 | 第22-23页 |
1.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保卫体系 | 第22页 |
2.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以改善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设施 | 第22-23页 |
3. 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 第23页 |
(二) 救济机制 | 第23-29页 |
1. 应当建立多渠道的赔偿救济体系 | 第23-24页 |
2. 明确校园伤害案件中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 | 第24-25页 |
3. 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25-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