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和USB设备的以太网接口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嵌入式以太网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兴起及其特点 | 第10页 |
·网络化仪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16页 |
·系统的结构 | 第13-14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14页 |
·调试软件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基于RTL8019AS的网络互联方案设计 | 第16-22页 |
·主控器简介 | 第16-18页 |
·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 | 第18-20页 |
·内部结构 | 第18-19页 |
·内部RAM地址空间分配 | 第19页 |
·I/O地址分配 | 第19-20页 |
·单片机与以太网控制器接口电路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TCP/IP协议的实现 | 第22-48页 |
·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 | 第22-23页 |
·数据封装 | 第23-24页 |
·数据链路层功能实现 | 第24-27页 |
·以太网帧格式 | 第24-25页 |
·以太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程序设计 | 第27-30页 |
·RTL8019AS读写 | 第27-28页 |
·RTL8019AS初始化 | 第28-29页 |
·RTL8019AS发送程序 | 第29页 |
·RTL8019AS接收程序 | 第29-30页 |
·ARP协议及其实现 | 第30-33页 |
·ARP模块程序设计 | 第31-33页 |
·IP协议及其实现 | 第33-36页 |
·IP数据报格式 | 第33-35页 |
·IP模块程序设计 | 第35-36页 |
·ICMP模块协议及其实现 | 第36-37页 |
·ICMP程序设计 | 第37页 |
·TCP协议及其实现 | 第37-43页 |
·TCP 的报文格式 | 第38-39页 |
·TCP的工作机制 | 第39-41页 |
·TCP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HTTP协议及其实现 | 第43-47页 |
·HTTP信息交换过程 | 第44-45页 |
·统一资源定位符 | 第45-46页 |
·CGI接口的实现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通信及存储模块 | 第48-61页 |
·RS-232 通信模块 | 第48-50页 |
·硬件设计 | 第48-49页 |
·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USB通信模块 | 第50-58页 |
·USB系统描述 | 第50-51页 |
·USB传输处理过程 | 第51-52页 |
·USB数据包格式 | 第52页 |
·PID域格式 | 第52-54页 |
·CH375 芯片的特点 | 第54-55页 |
·CH275 封装及主要管脚介绍 | 第55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软件功能实现 | 第56-58页 |
·外扩RAM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61-64页 |
·ping 功能测试 | 第61-62页 |
·HTTP测试 | 第62页 |
·串口通信及外部RAM测试 | 第62-63页 |
·USB主机通讯测试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