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叶片电子束钎焊修复工艺基础及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叶片焊接修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常用熔焊修复 | 第10页 |
·固相连接修复 | 第10-11页 |
·高能束焊接修复 | 第11页 |
·电子束钎焊应用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电子束钎焊温度场及应力场的研究 | 第12-16页 |
·电子束钎焊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电子束钎焊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7-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母材 | 第17页 |
·钎料 | 第17-18页 |
·真空电子束焊接设备 | 第18-19页 |
·试验过程 | 第19-20页 |
·接头性能测试 | 第20页 |
·接头区显微组织观察 | 第20-21页 |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 | 第20页 |
·界面结构及反应产物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发动机涡轮叶片电子束钎焊修复工艺基础 | 第21-38页 |
·钎料的选择和确定研究 | 第21-25页 |
·焊接参数对钎料铺展性的影响 | 第21-25页 |
·钎料的确定 | 第25页 |
·жс6у-ви合金电子束钎焊接头界面结构 | 第25-33页 |
·界面组织形态 | 第25-26页 |
·界面反应产物 | 第26-30页 |
·电子束钎焊工艺参数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第30-33页 |
·жс6у-ви合金电子束钎焊接头力学性能 | 第33-37页 |
·束流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加热时间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及断裂路径 | 第34-36页 |
·聚焦电流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电子束钎焊修复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38-59页 |
·电子束钎焊修复过程中热源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电子束钎焊有限元数学模型 | 第40-45页 |
·电子束钎焊计算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3页 |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的处理 | 第43-44页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44-45页 |
·电子束钎焊温度场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жс6у-ви合金非贯通槽电子束钎焊温度分布 | 第45-48页 |
·жс6у-ви合金贯通槽电子束钎焊温度分布 | 第48-51页 |
·温度场实验验证 | 第51页 |
·电子束钎焊应力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жс6у-ви合金非贯通槽电子束钎焊应力分析 | 第52-55页 |
·жс6у-ви合金贯通槽电子束钎焊应力分析 | 第55-58页 |
·不同开槽方式对应力场的影响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