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老年人体育休闲方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的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老年人体育休闲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 ·国内老年人体育休闲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2章 老年人体育休闲研究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 ·闲暇生活 | 第18-19页 |
| ·体育休闲 | 第19-20页 |
| ·社会体育 | 第20页 |
| ·老年人 | 第20页 |
| ·生活方式 | 第20-21页 |
| ·相关社会学理论 | 第21-23页 |
| ·价值理性行动 | 第21-22页 |
| ·体育社会学理论 | 第22页 |
| ·休闲的理论 | 第22-23页 |
| ·消费社会学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老年人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 | 第24-30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的普遍功能 | 第24-27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 第24-25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能够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 第25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推动大众体育事业发展 | 第25-26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 第26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第26-27页 |
| ·弱势老年人体育休闲的特殊功能 | 第27-29页 |
| ·强身健体功能 | 第27页 |
| ·预防疾病功能 | 第27-28页 |
| ·规范功能 | 第28页 |
| ·竞争意识培养功能 | 第28页 |
| ·宣泄功能 | 第28-29页 |
| ·持续发展功能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黑龙江省老年人体育休闲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30-58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的社会特征分析 | 第30页 |
|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 ·体育休闲的活动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 ·体育休闲活动时间、时段和频度的现状 | 第31-36页 |
| ·体育休闲活动场所的现状 | 第36-37页 |
| ·体育休闲活动项目和内容的现状 | 第37-40页 |
| ·体育休闲活动方法与获得途径的现状 | 第40页 |
| ·老年人体育休闲消费的现状 | 第40-42页 |
| ·体育休闲的个人原因 | 第42-50页 |
| ·体育休闲的认知态度 | 第42-44页 |
| ·体育休闲的积极态度 | 第44-45页 |
| ·体育休闲的活动目的 | 第45-47页 |
| ·体育休闲的活动需求 | 第47-50页 |
| ·体育休闲的社区原因 | 第50-57页 |
| ·体育休闲场地与设施严重缺乏 | 第50-51页 |
| ·全民健身指导和宣传工作整体水平低 | 第51-55页 |
| ·体育休闲的组织化程度低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5章 黑龙江省老年人体育休闲的社会对策 | 第58-65页 |
| ·政府应扮演主导角色 | 第58-60页 |
| ·建立共享社会建立 | 第58页 |
| ·各级职能政府担当推动老年体育休闲事业的主体 | 第58-59页 |
| ·关注老年人体育闲暇生活 | 第59页 |
| ·建立体育休闲消费体系 | 第59-60页 |
| ·社区基层部门应扮演服务角色 | 第60-63页 |
| ·规范社区体育划分 | 第60页 |
| ·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 | 第60页 |
| ·加大对社区体育投入力度 | 第60-61页 |
| ·加强社区体育资源整合力度 | 第61页 |
| ·重视宣传,转变观念 | 第61-62页 |
|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机制 | 第62页 |
| ·加强社区体育运动项目开发 | 第62-63页 |
| ·老年人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休闲健身价值观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附录 | 第71-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