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研究
| 全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坐标测量技术 | 第11-15页 |
| ·虚拟现实与虚拟制造技术 | 第15-16页 |
| ·虚拟坐标测量机 | 第16-19页 |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总体方案 | 第20-27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概念 | 第20-21页 |
| §2.3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功能需求 | 第21-22页 |
| §2.4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体系结构 | 第22-23页 |
| §2.5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信息传递模型 | 第23-24页 |
| §2.6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开发环境 | 第24-26页 |
| ·Open Cascade简介 | 第24-26页 |
| ·开发运行环境的确定 | 第26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虚拟柔性臂测量机的建模研究 | 第27-42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柔性臂测量机的机械结构及特点 | 第27-29页 |
| §3.3 柔性臂测量机的数学模型 | 第29-33页 |
| ·空间坐标变换原理 | 第29-31页 |
| ·柔性臂测量机的理想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 §3.4 柔性臂测量机的几何建模与运动建模 | 第33-39页 |
| ·几何建模 | 第33-36页 |
| ·柔性臂测量机的运动建模 | 第36-39页 |
| §3.5 柔性臂测量机的误差建模及其补偿 | 第39-41页 |
| ·柔性臂测量机的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 ·误差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几何元素测量与误差评定方法研究 | 第42-69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基本几何元素的拟合和误差评定方法 | 第42-59页 |
| ·直线的拟合和直线度误差评定 | 第43-45页 |
| ·平面的拟合和平面度误差评定 | 第45-48页 |
| ·圆的拟合和圆度误差评定 | 第48-53页 |
| ·球体的拟合和球度的误差评定 | 第53-59页 |
| §4.3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关系 | 第59-60页 |
| §4.4 采样策略的选择 | 第60-62页 |
| §4.5 几何元素拟合和误差评定算法验证 | 第62-68页 |
| ·直线拟合及直线度算法验证 | 第62-63页 |
| ·平面拟合及平面度算法验证 | 第63页 |
| ·圆的拟合及圆度算法验证 | 第63-64页 |
| ·球的拟合及球度算法验证 | 第64-6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柔性臂测量机的虚拟测量研究 | 第69-89页 |
| §5.1 引言 | 第69页 |
| §5.2 虚拟测量中的碰撞检测算法 | 第69-78页 |
| ·层次包围盒方法简介 | 第70-71页 |
| ·常用包围盒特性比较 | 第71-73页 |
| ·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改进算法 | 第73-74页 |
| ·OBB包围盒的生成和相交检测 | 第74-78页 |
| §5.3 虚拟测量的前置处理 | 第78-84页 |
| ·坐标系的建立与转换 | 第78-80页 |
| ·零件及测头的三角划分 | 第80-84页 |
| §5.4 虚拟测量系统仿真实验 | 第84-8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 §6.1 结论 | 第89页 |
| §6.2 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